Tata句子网

Tata句子网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精选美句80句)

admin 59 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亦称《克罗茨纳赫手稿》。马克思一部未完成的书稿。1843年3月中至9月底写于克罗茨纳赫,原稿共39张,其中第一张没有保留下来,标题为出版时所加。首次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7年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1卷,标题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国家法批判(§§261—313)》。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卷、第二版第3卷。

2、  《导言》明确指出:“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7)6马克思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对当时德国制度——靠维护一切卑劣事物为生的,以政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卑劣事物——进行批判“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为它“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目的在于“应当让受现实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应当“激起人民的勇气,必须使他们对自己大吃一惊”(7)这样才能实现德国人民不可抗拒的要求。换言之,怀着“愤怒的情感”对当时的德国制度进行批判,运用无产阶级哲学揭露资产阶级制度对人的奴役和压迫,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让当时的德国人民能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奴役和压迫,从而彻底否定这种制度。

3、可以说,马克思激烈批判费尔巴哈等人,是因为他认为他们的观点的缺陷正是当前德国最致命的缺陷,因为“彻底的革命只能是彻底需要的革命,而这些彻底需要的产生,看来既没有任何前提,也没有必要的基础”(毫无疑问,要产生“彻底需要”,必须使人和所处社会环境紧密相联)。

4、    不仅如此,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还揭示了黑格尔自由实现方式的虚幻性并最终确立了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建立新哲学的任务。黑格尔法哲学视国家为自由理性的存在。当然作为自由理性存在的国家不是“近视的政府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所认为的经验中的普鲁士政府,而是他在思辨理性基础上构建的客观精神之显现的理想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代表特殊利益的市民社会和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达到同个体根据整个社会普遍的、理性的意志行动,从而使国家理性也即是自由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对意志自由的论证就通过论证市民社会和国家同一的方式来完成的。

5、“武器的批判”,是指用暴力和以暴力为后盾的强制手段,摧毁或压服对立的势力和个人的物质力量,简而言之就是暴力手段(注意这是指实际人的行为而不是思想了)。

6、马克思在一八五九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了《批判》的撰写背景:“一八四二至一八四三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1)(P31-32)正是那些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摩塞尔农民问题以及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的难事,促使马克思从“天上”(纯理论批判)回到了“地上”(实际社会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并由此开始了创立自己新哲学的探索历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这种探索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7、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8、提出对德国现实的合理性批判在理论上表现为对黑哥呃呃法哲学的批判

9、19世纪,英法正在开展工业革命,深受工业革命影响,德国的工业也日益发展,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传统的王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新的政治理论给子说明和协调。

10、马克思揭示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维护德国现存制度的本质,指出这种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的表现,论述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提出了“向德国制度开火”的革命任务。

11、马克思的世界观转变,是从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开始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正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法律观向唯物主义法律观转变的重要标志。

12、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也就从批判黑格尔国家的目的性和必然性理论开始。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国家观的根本特点就是头足倒置,认为国家的精神、国家的理念是现存的,理念是一种先于家庭和市民社会,先于各种现实权力的原则,“对象——这里指国家——的灵魂是现成的,它在对象的躯体产生以前就预先规定好了,其实这种躯体只不过是一种假象”。马克思同意黑格尔关于国家由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现实性领域构成,国家按其本质应划分为各种权力的观点。但是马克思指出:

13、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法等西欧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与英、法两国相比,德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发育都远远落后,封建专制制度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德国下层人民经受着来自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面临着反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双重任务。

14、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把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联系了起来,如马克思认为:“被剥夺了一切财产的人们和直接劳动即具体劳动的等级,与其说是市民社会中的一个等级,还不如说是市民社会各集团赖以安身和活动的基础。”(2)(P345)这就接近于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的思想。马克思后来指出,人的解放“它是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这个社会解体的结果,作为一个特殊等级来说,就是无产阶级。”(2)(P466)这实际上也意味着马克思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虽然这还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15、马克思之所以批判得不留情面,是因为他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在内的大多数哲学家们不停的编造新词汇解释世界,与其妥协,只是在意识形态上打转,也就是说,只是要改变关于世界的观念,而无法改变世界本身。

16、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中译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17、(11)赵敦华.马克思批判哲学的诞生(J).江淮论坛,20

18、“武器的批判”并非指武装斗争,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长期的“武器批判”,绝非使用武力赶跑英国统治者,圣雄甘地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理性,用理性唤起民众的力量,反对使用暴力,开展“不合作运动”。

19、  《导言》运用高超的辩证法提出了两个互相呼应的命题:“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不消灭哲学,就不能够使哲学成为现实”。(7)10前者意在批判“德国实践政治派”虽然要求否定思辨的法哲学,但错误在于只停留于这个要求,而没有把哲学归入德国的现实范围;后者意在批判“德国理论政治派”,认为当时的斗争只是哲学同德国世界的批判性斗争,而忽视了哲学本身就属于这个世界——虽然只是这个世界观念的补充。“实践政治派”和“理论政治派”都没有认识到:“对这种哲学的批判既是对现代国家以及同它相联系的现实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又是对迄今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的坚决否定”(7)二者都犯了同样的错误:没有将对哲学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紧密结合起来。质言之,批判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

20、新书推荐|《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1、在文革的时候就有“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到王炯华的“毛泽东与李达的交往”又有:“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从事‘武器的批判’,直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李达则继续笔耕、舌耕,致力于‘批判的武器’,终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家。”

22、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消灭任何奴役、实现人的解放的阶级,并论述了无产阶级和哲学的关系,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23、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24、    官吏获得薪俸,被黑格尔看成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最高同一形式。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吏获得薪俸只是保证了与市民社会成员的生存相对立的官吏的生存,那么市民社会和官僚机构的对立依然存在。

25、绝对理念首先是逻辑地演进,从纯粹的存在、按照否定的原则一直发展到绝对理念,完成了理念的自我认识。

26、在这里,我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国家”如何从“市民社会”里跃迁出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说:如果国家的这种伦理性如此抽象,那么似乎很难将其与具体的市民社会情景联系起来进行理解,国家似乎是一个凌空出现的产物。黑格尔在这里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即通过思辨达到自由的必然的具体化,他只是把同样的经验内容拿到不同的思辨阶段进行随意解读而已。而这点被马克思批判为“逻辑的泛神论的神秘主义”。在对第262节的皮旁里,马克思对之进行了无情的揭示。

27、第三部分包括五部分: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28、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大声疾呼:“应该像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对德国政治现实的斗争就是对现代各国的过去的斗争,而过去的回音依然压抑着这些国家。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

29、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30、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思想文化进行“批判”,无疑是马克思著作中最革命的理论品质。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致阿尔诺德·卢格》的信中就提出:“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3)64这种“无情的批判”贯穿在之后马克思的一系列著作中,比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篇篇闪耀着批判的光芒。从对宗教的批判追溯到对德国政治的批判,再到对德国法哲学的批判,充分展示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思想文化淋漓尽致的鞭挞。正是这种深刻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显著的思想特征。

31、    同时,由于黑格尔把国家的理念当成发展的主体,“现实的理念,即精神,把自己分为自己概念的两个理想性领域,分为家庭和市民社会,即分为自己的有限性的两个领域”,那么真正现实主体——家庭、市民社会就变成了和它们自身不同的非现实的理念的客观要素,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现实的关系——“‘对于单个人来说’,国家材料的分配‘是通过情况、任意和本身使命的亲自选择为中介的’”则被黑格尔看成一种现象,看成国家理念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表现,真实的、现实的关系因为符合国家理念的发展才具有合理性。   

32、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著名论断,还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法学辩证法思想,提出了在矛盾分析基础上“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的唯物主义法学辩证法观,进而在法学本体论和法学方法论两个方面突破了黑格尔,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33、“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而是“激情的头脑”

34、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35、19世纪初,德国仍然是个经济落后治分的封建国室,经济上,长期的战争和封建割据,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政治上,众多的公国,自由城市,拉立王国,诸侯国,皇室镜地等构成了德意志音,但是帝国皇帝并未有童高无上的权力。封建势力依然庞大。

36、  “坚毅、尖锐、胆识、无情”,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开展革命斗争提出的要求。只有拥有“坚毅”品质,才能有勇气坚定而刚毅地坚持革命斗争;只有拥有“尖锐”品质,才能勇于面对现实、深刻揭露问题;只有拥有“胆识”品质,才能在革命斗争中有勇有谋;只有拥有“无情”品质,才能摆脱狭隘利益眼界的束缚,切实做到“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9)4质言之,只有在批判中坚持“坚毅、尖锐、胆识、无情”的革命品质,才能树立“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习近平在论及实现伟大梦想时强调指出:“要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这是对马克思提出的“坚毅、尖锐、胆识、无情”的革命品质的继承和发扬,是对新时代“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的高度概括。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扬这种“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以坚毅品质站稳人民立场、挺起批判斗志,在面对错误言论、社会现象时坚决做到“有所执论,发于坚毅,不可悗夺”;以尖锐品质洞穿重重迷雾,深刻揭露问题,犀利地展开批判,坚决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以“胆识”品质智慧地深刻剖析问题,有勇有谋地开展批判,坚决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以“无情”品质开阔批判眼界,破除不合理的利益格局藩篱,坚决做到“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

37、马克思在1843年3月中—9月底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手稿,用唯物主义观点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对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

38、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7)18《导言》中这一重要论断,鲜明地指出了哲学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思想的闪电”,就是因为它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深刻洞悉社会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理论。因此,“彻底的批判精神以哲学为武器”以作为自己时代的精华的哲学为武器。习近平强调指出:“今天,我们党……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12)新时代发扬批判精神,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刻而彻底地对社会现实问题以及错误的思想观念进行批判,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9、什么是马克思所说的“本质的关系”?这里就牵扯到关于黑格尔将逻辑学运用到法哲学的原理建立当中的问题。“本质联系”如果按照黑格尔逻辑学的解释,即自由意志的具体实现突破了私人领域有限的内容,而得到了国家伦理层面的一个合法性的给予。也就是说,所谓私人领域以及私人利益、权利,实际上是国家这一伦理体的合理内核的片面的表现,它们的实质不是私人性的,而是公共性的。按照黑格尔的逻辑,即理念自身从一个空洞的“绝对”经由具体发展之后获得具体内容的同时,也获得了关于自己更为完整的理解。而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关于“个人利益”、“个人权利”的表述,实际上都是在一个更加普遍的意义上具有其普遍性的。具体而言,就是说当我们认为“个人财产的所有权应该得到保护”,这里的个人指的是“每一个人”,这种保护之所以有普遍性,其理由不能诉诸于一般的“经验的”说法(比如每个人都需要拥有适当的个人财产才能生存,这个是一个理由,但是一个经验性的理由,因为我们不能一一验证每一个人是否没有个人财产就会活不下去),而是基于它的伦常合理性被一个更为广阔的“伦理整体”所包含了。在这里,就是被“国家”这个整体,而权利的合理性不再由其具体的内容来证明,而是通过本质上关联于这一伦常整体而被说明。

40、类宗教(现实近)——类哲学(现实不近,甚至于远离现实)——类政治(现实更丰富但是寓于时间之中,需要历史的人活动),形成了一种正反合的辩证逻辑表征,而这个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一个典型的叙述特征。

41、在民主制中,作为特殊环节的国家就只是特殊环节,而作为普遍物的国家就真的是普遍物,就是说,国家不是某种不同于其他内容的特定的内容。现代的法国人对这点是这样了解的:在真正的民主制中政治国家就消失了。

42、2019年9月18日下午三点,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区涵芬楼大厅,哲学系举办了关于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导读活动。此次活动由哲学系学生联合会学术部副部长蔡添阳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蔡剑锋老师主讲。在活动中,蔡剑锋老师对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背景和核心观点进行了梳理,并且结合现实案例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深层次解读。

43、阿伦特对此的评价并不高,认为马克思对现代的实证科学的研究导致了远离了希腊和雅典传统。就我自己是不赞成阿伦特的看法,对她也没有过多的好感和推崇,原因是读过她的许多书,很多概念很惊奇但不细腻。而马克思在此时法哲学批判时期仍然是人道主义的捍卫者,也就是从德国古典传统以来的逆反心态,从这境遇来看,通过无产阶级,历史也就能够意识到真正的人性的解放而实现哲学,因此便不是宗教能够实现解放,而是人的哲学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说出德国人的解放是人的解放,马克思并没有把德国人等同于古代社会希腊人的解放,而是更多的对法国高卢人进行赞誉,但同时法国大革命对古典政治和民主的推崇又是德国解放所需要的。

44、批判了黑格尔主张君主、官僚决定国家制度的英雄史观,阐明了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批判了黑格尔在国家发展问题上否认有质变的缓慢进化论,提出必须经过真正的革命来建立新国家的观点。

45、(1)刘建军.《导言》一文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

46、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把“真实的相互关系弄颠倒了。”在他那里,“应当成为出发点的东西变成了神秘的结果,而应当成为合理的结果的东西却成了神秘的出发点。”(2)(P294)本来,家庭和市民社会产生了国家,它们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可是在黑格尔看来却刚好相反,它们是从现实的理念产生的。它们结合成国家,不是它们自己的生存过程的结果;相反地,是理念在自己的生存过程中从自身中把它们分离出来。”(2)(P251-252)他反对黑格尔把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看成“理念的各种规定”,而是强调它们是“人的存在”的各种社会形式,“人的本质的实现”、“人的本质的客体化”。所以同黑格尔把理念视为国家的内在奥秘相反,马克思提出“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2)(P293)的论断。

47、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新时代青年面临着多元而复杂的价值冲突,很容易导致价值迷失和自我迷失,从而容易陷入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泥潭。比如,“娱乐主义”在资本逻辑的裹挟下,用“娱乐至死”的谎言遮蔽了真理、抹杀了个性、戕害了自由直至对人的物化;历史虚无主义在唯心史观的支配下,以否定“历史选择”的客观性、否定“人民选择”的主体性,对党史、新中国史的歪曲、丑化和污蔑;等等。因此,“批判”应该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以“人的解放”为价值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武器”,撕碎那些错误思想观念所虚构的虚幻的花朵,砸碎那些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堵上那些以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等为精神抚慰的歧路,从而引导青年一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实现自我价值。

48、这一事实,这种现实的关系被思辨的思维归结为现象。这种情势,这种任性,这种本身的使命的亲自选择,即这种现实的中介似乎只是由现实的理念私自制造出来并且在幕后行动的那种中介的现象。现实性不是被看做这种现实性本身,而是被看作某种其他的现实性。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普通经验的规律不是普通经验本身的精神,而是别的精神;另一方面,现实的理念的定在不是从自身中发展起来的现实,而是普通的经验。

49、由此我们可以部分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何马克思要从国家理论开始批判黑格尔。根据前文的描述,一个是因为对国家议会性质的质疑,使其转向对国家理论的现实的关注,一个是当时莱茵报的整体氛围以及马克思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而去批判黑格尔的国家理论。当然,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原因,即青年黑格尔派本身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官方宗教批判,其批判矛头开始转向了政治领域。而这点马克思在1844年初出版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面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50、    黑格尔辩证法在法哲学的运用就是揭示国家理性或者说国家本质的产生过程。辩证法的三段论式的运动,在法哲学中表现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阶段的运动过程;在伦理阶段,又经历从家庭这一正题到反题即市民社会再到合题即国家的运动过程。作为伦理阶段三段论运动起点的家庭,是各个个体的自然统一体,它产生于自然关系,但依靠男女的相互承认和超自然的“爱”来维系。市民社会则是家庭这种直接统一体的分解阶段,是家庭的对立面,这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同样,市民社会也是私人利益跟特殊公共事务冲突的舞台”。但是私人的特殊利益和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交往关系就形成了普遍的社会制度,这样市民社会就成为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中介。在市民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代表包含市民社会特殊利益在内的普遍利益,“国家的力量在于它的普遍的最终目的和个人的特殊利益的统一”。

51、        “批判”需要坚持批判和自我批判相结合

52、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园区2号楼

53、在19年撰写课程论文时,我曾看过一篇对我文章观点支持的文章,也就是莱特《马克思主义依然不需要规范性理论?》他的观点仍是马克思不需要规范性理论,所谓规范性理论都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和副产品,只要无产阶级解放,这个社会就不再出现这个规范性理论了,与列宁一样都这样的认为。但是实际上国家概念与政治概念的合并影响了莱特的看法,尤其是列宁的国家概念与政治概念的合并,也就是《国家与革命》本文的标题,国家是国家概念,革命是一个政治概念,它们的合并导致了这样的后果。但我们对马克思进行思考,如果单从这个宗教哲学政治批判转向理解,马克思同样也造成了政治概念与国家概念的合并,尤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之中。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的开放性造成了这样一点似是而非的确凿性看法,但实际上马克思同时又是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的真正理解。

54、    关于国家的目的性和必然性,黑格尔有如下几个基本观点:其国家是一种精神,“是受过教养并且正在认识自身和希求自身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国家抽象的现实性和实体性。其“在国家中,一切系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现代国家的本质在于,普遍物是同特殊性的完全自由和社会福利相结合的”。包含特殊利益的普遍利益就是国家的目的,是认识自身和希求自身的精神的国家本性。其国家也是它的现实的领域——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内在目的。国家按照目的,在概念中将自己划分为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有限性领域,国家将自己下放到这两个有限性领域,是为了返还于自身,成为自为的。其因为单纯的国家目的和整体的单纯存在只有通过各种被划分的国家权力才能实现出来,因此,国家抽象的现实性或实体性就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性和它们的最高权力”,由此,黑格尔认为,作为“包含特殊利益的普遍利益”的国家既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内在目的,又是它们的外在必然性。这样,“国家是依照那已被意识到的目的和认识了的基本原理并且是根据那不只是自在的而且是被意识到的规律而行动的”。各种权力关系是国家理念在其发展中产生的结果,国家理念通过将自身划分为各种权力关系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

55、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就像马克思所说那样,他只是做了一些科学工作,为的是走出史前社会所进行的活动,而马克思恩格斯还有列宁等人对无产阶级的解放情有独钟,而大概同时期的恩格斯的通过《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也对资产主义社会进行了一种批判,他们最后的也都是站在一种无产阶级解放的观点和看法来推导出来的历史必然性。我自己这里需要举一个我自己的理解,也就是:

56、退出《莱茵报》后,他系统地研究了欧美一些国家的历史,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阅读了L.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得到很大启发,于是开始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57、《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时,他只处在一般唯物主义的水平,离历史唯物主义还很远,但这部书稿却标志着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自觉地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正如他自己回顾这段经历时所说的:“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58、马克思在1843年3月中—9月底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手稿,用唯物主义观点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对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

59、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批判的武器,是理论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理论的批判;武器的批判,是现实的批判,是社会主义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60、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Heinrich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亦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在的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

61、那么进一步演绎王炯华的话,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是用马克思主义去掌握物质力量,从而用物质力量批判旧世界;李达则继续从事马克思哲学研究,使其更具掌握物质力量的威力。

62、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63、蔡老师首先以马克思的一句话来作为此次导读的开题:“要求抛弃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想的处境”,而这恰恰是蔡老师此次导读活动的核心观点——“抛弃需要幻想的处境”,此后的内容便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

64、彻底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方法,把被颠倒的主客体关系再次颠倒过来。对马克思写作《批判》产生了重要影响。

65、“(德国)只是用抽象的思维活动伴随了现代各国的发展,而没有参加这种发展的实际斗争”。也就是说,德国的实践和精神不仅相互脱离,而且实践水平大大低于英法等国家。德国落在了后面。

66、  “批判”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67、    黑格尔法哲学遵循的是思辨哲学一以贯之的从抽象到具体、理想到实在、必然到自由的思维进程。按照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逻辑,包括法哲学在内的客观精神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自我运动、实现自我的一个环节;在法哲学中,家庭和市民社会又是国家理性自我认识、自我运动及实现自我的环节。从家庭、市民社会到国家的发展过程是抽象的国家理性具体化、现实化的过程。法哲学的思辨性表明黑格尔不是揭示事物在发展中符合逻辑,而是竭力说明逻辑如何在发展中产生事物,逻辑的发展是内容,真实事物的发展反而成为现象。从本质上看,黑格尔法哲学是逻辑学的补充,泛逻辑主义的方法又与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合使法哲学充满了神秘性和抽象思辨性。

68、(2)李忠军,钟启东.《导言》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J).教学与研究,20

69、262:现实的理念,即精神,把自身分成其概念的两个领域,即家庭和市民社会,处在它的有限性中的精神,为了超出其理想性而自为地成为无限现实的精神,以此而把它的这种有限的现实材料,即个体作为群众,分配给上述两个领域,结果这种分配对于单个人来说,就显得是以情景、任性和自己对本身使命的选择为中介的(第185节以及附释)。

70、《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71、文本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述了对宗教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的关系,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现实的德国社会,还论述了德国革命的任务和条件。

72、  是否理论只要彻底就一定能说服人,就一定能掌握群众,就一定能产生物质力量?李忠军教授对此持否定意见,他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的误读,《导言》中之所以以“物质力量”为起点,最后才确立“人的根本是人本身”的论断,正是对德国思辨哲学把“现实的个人”抽象为“范畴”(“人的本质”)的缺陷的有意克服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只有以“物质力量”摧毁“物质力量”,才能“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只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现实个人”掌握了理论,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只有获得彻底性的理论,才能说服人掌握理论;只有彻底的说服,才能让人掌握理论。换言之,不仅用来说服的理论要彻底,“说服”本身也要彻底,要确立双重“彻底性”。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批判”武器,不能仅仅着眼于理论的彻底性,同时也要关注“批判”本身的彻底性。正如《导言》所提出的:“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7)13换言之,如何“彻底说服”青年人,即青年人如何自觉抵制诱惑而趋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就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批判”的彻底性。比如对物欲主义、拜金主义的批判,就可以从揭露“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等流行观点背后的荒诞逻辑开始,让青年一代明白将幸福外化为房子、车子等物质性东西,其实是将自己本该精彩的人生愚钝地交给了无穷的物欲所支配。只有让受拜金主义蛊惑的青年意识到“压迫”,才能启发他们理性地拒绝物欲主义、拜金主义的诱惑,积极建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73、这部著作是对G.W.F.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在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通过参加现实斗争,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

74、需要补充的是这里的“费尔巴哈”是指卢格的“费尔巴哈”,也就是黑格尔左派里面的领袖卢格对费尔巴哈的思想的政治实践改造,对马克思有影响。所以在这里还不能完全说明马克思理解的费尔巴哈就是费尔巴哈本人的学说。

75、(6)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M).熊伟,译.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

76、所谓“批判的武器”,是指一种正确的思想要为他人接受,划清真理和谬误的界线,只能论理和说服,这论理和说服就是“批判的武器”;这是不能用“武器的批判”来替代的。

77、《雇佣劳动与资本》从1847年下旬开始,以“雇佣劳动与资本”为标题,用社论的形式陆续发表在《新莱茵报》上。中文译本收入《马克思恩格斯》第6卷。

78、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超越政治哲学的批判最集中表现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自由观的批判,这首先是由批判对象的内容所决定的。黑格尔的法哲学不仅仅是他的政治哲学思想,法哲学中的“法”,并不是狭义的“法权”“法律”意义上的法。在黑格尔看来,“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所以一般来说,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所以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自由构成法的实体和规定性,法是自由意志关系的体系,法的体系就是实现了的自由的王国,法哲学是探讨自由意志的哲学。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自由的实现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抽象法阶段,这是抽象直接的存在即人格阶段;第二阶段是道德阶段,这是主观意志法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伦理阶段,这是主观内在道德的制度化阶段,是自由的理念“在自身反思着的意志与外部世界中获得了实现”的阶段。伦理阶段又可分为自然精神即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三个阶段。家庭是法的直接性表现,市民社会是法的外在性实现即它使人处于相互外在性状态,国家则摆脱了市民社会的局限,实现了伦理意义的自由。因此,黑格尔的政治哲学,包括对国家、王权、君主制等的解释从属于自由意志哲学并以之为理论基础,那么,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就不能单纯被当作政治哲学的批判。

79、    最后,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和国家四种具体同一方式的内在矛盾性。黑格尔将代表市民社会特殊公共利益的自治团体和同业公会代表人的混合选拔方式当作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第一种同一方式。他对之作了如下的论证:同业公会、自治团体经管的事务既关系到这些特殊领域的私人财产和利益,这些集团又必须服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因此,公会和自治团体的管理人员一方面由市民选举产生以代表特殊的公共利益;另一方面,由最高当局批准任命,行政权通过全权代表进入市民社会维护国家的普遍利益和法制。如此就可消除特殊领域的私有财产和国家之间的对立。马克思认为,这种混合选拔方式是一种包含对立的表面的同一方式,这种解决对立的方式实质上是妥协、是调和,“这种同一有多么肤浅,对立也就有多么尖锐”。因为由行政权任命的政府全权代表被黑格尔视作国家的代理人,他们不仅不属于市民社会,而且是反对市民社会的,“这样一来,因为有了这些‘全权代表’,国家同市民社会之间的对立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变成了‘法定的’‘固定的’对立”。

上一篇:决定放弃一段感情的话(精选美句68句)

下一篇:没有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