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a句子网

Tata句子网

王阳明四句教(精选美句39句)

admin 59 0

王阳明四句教

1、那么,这样“无善无恶”的“心之体”,又是如何有善有恶的呢?董教授认为,“无善无恶”是就心之体的本源实在状态而言的,这个状态面对实际生活,面对对象,是不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本原样子表达,是不具有必然性的。因而才说,“有善有恶意之动“。第二句不是第一句的逻辑演绎,而是关于现实存在的现象状况而言。心体之发,为什么要变成有善有恶的,因为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很有可能违背本心,违背本心就是恶,这也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善恶都不是就本体而言,而是就经验价值而言。

2、  「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純覺,用英文說,叫PUREMIND。純覺遺身,王陽明、朱熹沒有證到。王陽明和朱熹為什麼沒有證到呢?談王陽明的部份我已經出書了,在《分析命詞與綜合命詞》一書中有〈王陽明的悟道〉一文,他的境界只是二果羅漢,還沒有到純覺遺身,因此王陽明的一些哲學道理,並不通達。

3、   「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雖然感覺痛,但是自己本來有的清淨心,並沒有痛。這是修持的功夫,忍痛後的境界。痛,看著自己的痛,千萬千萬注意,人的痛痛到極點,不但會麻木,而且會死掉。什麼叫做「死掉」?這裡面有回答。

4、王阳明将人分为利根之人和其次之人,前者是上等资质的人,世间很少,即使颜渊、程颐也算不上,本体晶莹,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人,后者则是其次之人,一般资质的人,本体受到污染的人。利根之人通过从本体上“悟”,体悟心体的无善无恶。其次之人则不能采取冥想的方式,而是要采取“渐修”的方法,努力地在内心修养上为善去恶,恢复良知,以达到自我实现。虽然利根之人的境界很难达到,但并不意味着其次之人就可以自暴自弃,相反,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天地万物以“人”最为尊贵。作为个体而言,也就是“我”最为尊贵。个体具有充分的主体精神,自我价值需要得到肯定。提倡通过“为善去恶”这种格物的方式来洗涤内心。“本心”如果历经洗涤发扬出善良的特性时,便能够以善良之心与外界相处,便能够以善良之心看待世间的一切事物,便能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王阳明的在心上用功带有心理学上的暗示作用,用善良之心、良知对自我进行暗示,进而修正错误的行为。它一反朱熹“格物穷理”的方法,运用心理暗示的手段,构建他的“心为本体”的哲学理论,希望从根本上变道德修为的外在强加为内在的心理自觉,进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

5、首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指心的本体,也是真心,也是性,也是天。发之于外,成万事万物、显喜怒哀乐;证之于内,自然了知它原本如如不动,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无善亦无恶。(王阳明四句教)。

6、西方新兴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就是在研究生命自性,究竟有没有前生后世?生命以什么为本?又从何而来?研究自性的问题,就否定了一切宗教,也否定了一切科学,自己有个本体,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心性问题。

7、   「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這個生命存在有源頭活水,那我們要問:這個源頭活水在哪裡?那是意識清淨面的展示,是佛法五十一個心所的善十一這一面的起用。朱熹整個的這首偈子,無非是描寫善十一。善十一是:「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很可惜,朱熹不懂唯識也。

8、胥孔林老师1968年生人,1987年开始习练太极拳,2005年跟随龙江书院学习传统文化,长年从事太极拳及传统文化教学传播。

9、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10、   「問渠那得清如許」──你為什麼這樣清純?

11、董教授做出了精彩的总结。“四句教”不是逻辑的演绎程序,而是对人的生存而言来谈的,把朱熹的知识世界还原为个体的存在世界。只有在主体的自我表达当中,才能实现存在本体的表达价值。致良知不仅仅是自我的简单实践,而是人作为主体建构起自己的价值世界的唯一方法。价值、存在、人,都是统一的。

12、    那么中国文化讲明心见性,心跟性怎么去知道呢?刚才提到王阳明四句教里的这个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有这么一个知觉,而这个知觉又从哪里来?现在西方的科学、医学说是脑的问题,不过最近新的资料出来了,并不是脑。那么这个知性究竟是什么东西?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前生后世?回到王阳明这四句教,这个在中国哲学,是属于明心见性的问题。所以你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是宗教形式,在宗教背后,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

13、    可是后来我在教这个课的时候,反对王阳明,批评他了:我说他没有大彻大悟,没有见道。他参禅破了第六意识,分别心不起了,第七识影子都没摸到,第八识更谈不上。换句话说,参禅他破了初关了,什么是重关也不懂,更谈不上破末后牢关。

14、    南怀谨先生认为王阳明这四句教并非完全正确,而且是相互矛盾的。

15、    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我今天清楚明瞭的提出一位与我们本题有关的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採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明治维新採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王阳明四句教)。

16、致良知是最终的目的,意味着心学的完成。达到“良知”的境界时,才有可能获得真知,了解事物的本源。知识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于人自身的心灵,因此要在心上用功。即提倡以人的本心对待万物,以人的善心对待万物。但这并不是说人心要陷入冥想、苦思的状态中,而是要在事上磨练。

17、    王阳明的个性,越听越奇怪,非打开不可,马上给我打开!他那个威严一发,一下命令,和尚没有办法,打开了。打开一看,一个骷髅打坐在那里,前面桌子上有个条子,写着“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王阳明的名字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他一下傻了,哦,原来他就是我!前身在这里涅槃,工夫到这一步,他预知自己转世再来时,会打开这个门。但是儒家呢,这一段公案不采用,不记载。儒家把很多真的故事拿掉,认为太迷信了,怕人家批评。

18、经过这样的准备,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待阳明先生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所谓”心之体“,就是人的本质,人的良知。良知即是道、即是性,即是理。恰如阳明先生所言,良知就是未发之中。在董平教授看来,”中“,是中国文化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9、       念頭一起來,純覺就讓位了。 

20、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21、接下来是顺理成章的。“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至此,阳明所悟的大道可以一言而喻,就是致良知的简易广大。其简易处(针对理学而言),只需认得良知即是心即是天理,在日用中入手克服私欲即是道;至其广大处,可以直通圣境。

22、       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不成立的。王陽明是位聖人,但用其並不完整通達的哲學思想,治理國家社會,那是很危險的。倘若在學術上、思想上,也就是在人的存在的經驗上,一種學問,一種思想、一種觀念,在人的存在上,不成立。拿來治理社會,那個社會一定會出問題。

23、可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这一套在日本,却起了这样大的作用,成就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影响全世界文化思想;所以日本当年王学同佛学一样,都非常流行。我讲的话有逻辑,你们注意,现在不是讲王阳明,是介绍杨仁山先生到日本去,正碰到日本那个时代,一般留学生在那里都接触到佛学了,接触到心性之学,包括所有的国民党、共产党,这个你们就不懂了。

24、  「覺清淨心」──他自己那個痛,超越了,痛到麻木了。他自己觀這個痛,怎麼會這麼痛?痛到麻木以後,他不痛了,歸到那個清淨心。什麼叫做「清淨心」?女人生小孩,不是開刀生產的話,如果自然生,特別生幾天生不下的,蹦咚一下,小孩生下來,母親身心的愉悅與樂受,百分之七十到是清淨心所展示出的性狀。但是完全歸到清淨心,那是妙樂,內觸妙樂。現在跟你們報告的是真正佛法中的佛法,是佛法的核心。但是很少人聽得懂,我特地告訴各位。

25、我们提到六祖的偈子,回到刚才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根据六祖这首偈子来的。六祖的故事很有趣,后来他被称为禅门南宗六祖。现在到广东南华寺,他的肉身还保存到现在。

26、这也是我把知识星球取名为《杰哥学霸圈》的原因,

27、《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28、明朝中期,历史上写王阳明归越国。我们江苏这里是吴国,隔一条马路过去,那一边就是浙江越国了。王阳明回到浙江,全国很多学者都跟着过来。他晚年讨论四句教,有个学生批评老师,另一个学生赞成,两个人分成两派辩论。王阳明听到了就说,你们两个都对,我讲的也对,我这四句偈对很有智慧的人,一悟便知;若要教育智慧程度比较低的人,就必须走为善去恶这一条路线。这个辩论我们暂时不讲。

29、不仅如此,王阳明一生的实践正是经历了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结合,最终实现自我。他不仅在学理上,更是在行动上实践着自身的学说,追求理想自我,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他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个人的人生历程也是自我心育的历程。青年时期的格竹事件形象地说明了王阳明希望通过身体力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精神心理生活。中年时期官场遭遇不幸,王阳明自我流放,爬山涉水、贫病交加,历尽千辛万苦,辗转来到贵州龙场。在贵州,王阳明身体虚弱,缺衣少食,语言上无法与当地人沟通,精神上时刻担心受迫害。在这种困窘的情形下,个体的心理有着两种调节方式:一是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觉得生活、生命没有意义,产生告别尘世或一毁俱毁的念头;二是心理上努力自我调节,自我救赎,点燃精神之光,在精神心理的层面实现终极的自由,这背后需要理想信念的坚强支撑。在困境中,王阳明的心情并不轻松,跟常人一样,他也历经着煎熬,感受到了孤苦无依、万念俱灰,并一口气写下了五首《去妇叹》,充满了自怜自吊的味道。在内心失调的情况下,经历痛苦、压抑、苦闷的心理体验后,王阳明奇迹般地走出绝境,依靠的正是内心对“理想自我”的坚强信念。他转向第二个选择,获得“心”的光照。

30、因此,所谓的“心之体是中”,即是强调不能有任何的先验之见和偏见,才是致良知的态度。要把我在面对一个事物之前,全部的态度,先验、前见、偏见统统放掉,只以一颗赤裸裸的中正之心,来直接面对事情本身,还原事物原有的状态,才能够成为善。任何事物在成为你真正的对象之前,一切的言说都是多余的。我们甚至可以说,王阳明是最具有科学精神的。“无善无恶是为至善”,即是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在事物变化的过程当中,把握事物的真实状态,就是致良知。致良知一定和时间空间相关,和当前状态相关,和对象有关,和情景有关。这也就是“义”,“义者,宜也”,也正是此意。以正为义,义必显正,是天下的公理。”良知就是未发之中“,未发之中经由你主体的现场表达和体现呈现出来的过程,就叫做”中“、”义“,这就是致良知,这就是真理的体现。所以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只是在面对事情的真实状况,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我们赋予的不同的价值名称,本质是同一的。

31、心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主要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19世纪以前心理学属于哲学范畴,19世纪中期开始注重实验方法,并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该术语发源于西方,理论的主要建构也是在西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心理学思想是文化的核心成份。中国文化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独具一格而且极其高明的心理学思想,值得我们下大气力开采、阐发。心理教育在我国又称“心育”,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的孟子首次用“心”解释儒学,提出了“仁义礼智根于心”,人心原本向善,人需要“尽心、知性、存心、养性”的心理学理论,即个体需要保持赤子之心,并提出“动心忍性”的心理调整模式。宋代的陆九渊融合儒家孔孟和佛教禅宗提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陆九渊认为人以宇宙天地为己任,要以自己的本心作为判断和实践的准则,去除各种外在的束缚、心理上的消极因素。王阳明的心育思想正是在继承孟、陆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心育主张,其中“四句教”为其思想的集中概括。

32、    一定要注意,日本的明治维新,是靠中国什么学问呢?王阳明的学问。王阳明是明朝儒家里头的禅宗,是最了不起的,中国文化叫“王学”。日本当时也推翻了旧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用的是“王学”起家的。

33、       「大學之道」的「道」,就是《易經》所說的「道」。他卻解釋成「道者,路也」。錯得十萬八千里。「在明明德」,「德」不是講道德,而是講存在,也即是「德者得也」。所謂「在明明德」,是內聖。內聖是指瞭解存在現象的本身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徹底瞭解自己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34、至于心性产生行为的善恶,这就讲不完了,中国几千年到现在,就是讲人要怎么把自己善恶的思想、感觉,烦恼的行为,心理的状态,统统研究清楚。这也是中国文化教育最高的目的,很可惜现在被忽视了。今天因为时间很短,我只提这个问题告诉大家,希望你们回去能够找这些书看,做这方面的研究,中国文化很有希望复兴起来,谢谢。

35、    讲到这个心性的本体,提到王阳明,再讲到中国文化禅宗所标榜的明心见性。刚才提过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都是人性的问题,可见人性问题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可是现在中国文化却把这个东西丢掉了,这样能和现在科学接轨吗?中国要恢复这个文化,才可以跟西方新的科学文化接轨。西方新兴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就是在研究生命自性,究竟有没有前生后世?生命以什么为本?又从何而来?研究自性的问题,就否定了一切宗教,也否定了一切科学,自己有个本体,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心性问题。至于心性产生行为的善恶,这就讲不完了,中国几千年到现在,就是讲人要怎么把自己善恶的思想、感觉,烦恼的行为,心理的状态,统统研究清楚。这也是中国文化教育最高的目的,很可惜现在被忽视了。

36、    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王阳明的著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37、我们回过来看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你们这个题目要讲人性,人性本来无善无恶吗?这个影响很大,尤其当年干革命的时候,黄埔军校或者各个大学,统统在讲这个问题,我就讲讲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于宣传自己。……那个时候我年纪很轻,二十几岁,胆子很大,一上台我就说王阳明这四句教错了。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心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止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第四句话不批评了,“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是对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是要人为善去恶,这个没有错。

38、    可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这一套在日本,却起了这样大的作用,成就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影响全世界文化思想;所以日本当年王学同佛学一样,都非常流行。

上一篇:生活不易的说说心情句子(精选美句99句)

下一篇:没有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