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1、 再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苏格拉底就叫他到田园里去摘一朵最美的花,其间同样只能摘一次,而且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苏格拉底的话去做了。这一次,他带了一朵美丽的花回来了,苏格拉底又问了他同样的问题。这次柏拉图是这么回答的,他说我找到一朵很美的花,但是在继续走的过程中发现有更美的花,我没有动摇,也没有后悔,坚持认为自己的花是最美的,事实证明花至少在我眼里是最美的。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幸福!”。
2、当时商鞅在外地公干,在得知秦君要捉拿他时,他想活命,便开始了四处逃亡。然而,四边的邻国都不愿意接纳他这个“恶人”,他只得盲目地到处流窜。
3、“恕难从命!”他回答道:“只要我的良知还在敦促我向前,只要那微弱的心声还在提醒我把理智之道展现于人前,我便会继续提问、说教、争辩,把一切倾囊相授,无惧人言。”
4、“一般人大概不知道,那些真正献身哲学的人所学的无非是赴死和死亡。果真如此,一个人为此拳拳服膺终生,到了期待已久的事情来临时却战战兢兢,岂不是怪事吗?”(64A)
5、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6、对学生提出的这个困惑,苏格拉底说出了自己对去世如何的看法:
7、接着他饮下鸩毒,躺在床上,让一切争辩伴随着他最后一口呼吸,尘埃落定。 苏格拉底之死让他的学生们心有余悸,他们一度离开过去的活动场所默默度日;而在风波稍有平息后,他们又回到了老地方,继续公开讲学。正因为他们的努力,在苏格拉底死后的十多年里,他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8、并且,也很难说,那些追逐欲望的强者,他们就一定是幸福的,人类所共有的道德律令,决定了人有天生识别是非善恶的良知,违背良知而去无限度地满足欲望、行不义之事,终将得咎于自己的良知,如果他良知泯的话。而如果良知已然泯灭,也就不能再称之为人类了。
9、从这个定义出发,苏格拉底开始阐述如何获得真实存在的知识(theknowledgeoftruebeing):“尽可能在研究中单用纯粹的心思,思想时不要借助视觉,不凭借任何其他感官,只靠干净纯粹的心思专研干净纯粹的本质。”(66A)“如果我们想要对某事某物得到纯粹的知识,那就必须必须摆脱肉体,单用灵魂来关照对象本身。”(66E)
10、第三次论述是所谓的“类同性”论述(affinityargument)。综合如下:
11、苏格拉底之死是对城邦政治和民主原则的赤诚奉献和深刻检验
12、苏格拉底的言论明确表示出他对“人民”这个群体的轻蔑,想要同它保持距离。
13、显然,作为哲人的苏格拉底早已经意识到,像如今的辞典一样给正义下个简单的定义,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就如同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正义而又幸福的人那样难(不知颜回能不能算?)。
14、 苏格拉底是雅典最著名的思想家之在公元前399年,他被三个卑鄙的政客指控犯了两项罪名,分别是亵渎神灵罪和误导青年罪。当时雅典的司法制度采取的是非常极端的民主原则,从雅典的10个部落里各推选出50人,组成500人的公民大会来进行审判。尽管苏格拉底在庭审上雄辩滔滔,将指控方驳得哑口无言,可是就是在这种所谓的民主审判模式中,仍然以281︰220过半数的票数判苏格拉底死刑。就在临刑前的一夜,来探监的老朋友克里同鼓励苏格拉底越狱,称一切都准备就绪,可以确保顺利逃走。(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15、这就是有名“车裂之刑”,被行刑的是秦国丞相商鞅。
16、柏拉图在这篇对话里还抛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哲学研究的是什么?
17、苏格拉底接着把这个道理,借用伊索寓言的方式重新讲了一遍:
18、苏格拉底:“哲学就是最伟大的一种音乐”(61A)。这句话的出现在此没有上下文,要和后面苏格拉底反驳辛弥亚“灵魂是一种和谐”的带弦竖琴比喻(86A)对照,才能看出点儿意思。(这和“大音希声”的说法是否有相通之处?)
19、苏格拉底之死对于西方法治文明的重大意义:也许法律会一时枉正错直,但在世俗之城里只有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只有在每个苏格拉底都服从法律的基础上,雅典人民才有法治的保障。在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必须死,因为雅典的法律需要生存。所以苏格拉底毅然选择了赴死。
20、“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1、伟大的苏格拉底死后,他的学生柏拉图,以一部传世巨典《理想国》,重新让他及他的思想得以复活。
22、苏格拉底引申出了“智慧”(wisdom)的定义:在灵魂不被感官束缚,单独由其自身关照自身时,它就进入那纯粹、永恒、不朽、不变的领域,与那些不变的事物同在,永远如一时,灵魂的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智慧”(79CD)。
23、 群体的意志和利益高于其它一切,为此可以牺牲个体的利益和权利。
24、必须得承认,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有一种如雷贯耳的感觉。
25、不管怎样,苏格拉底是认定“一个人应当为自己的灵魂打气,在生活中拒绝肉体的快乐和奢华,一心追求知识的快乐,用明智、公正、勇敢、自由、真实之类灵魂自身固有的东西来装点它”(114E)。他所讲的神话,虽然不能断言其真实与否,但确有强化对真正的哲人应该怎么做的认识作用。向死而生的哲学研究,意味着要时刻关照自己的灵魂,在追寻美德和智慧的过程中,让它不断得到净化。
26、第一哲学家ID:firstphilosopher
27、格贝看来是没有被说服的,所以苏格拉底做了第二次论述。不过,格贝依着苏格拉底的结论,从《枚农篇》里“学习实际就是回忆”的说法出发,指出如果灵魂在投生之前不存在的话,回忆就是不可能的(73A)。
28、约摸一个月后,这位年已七旬的哲人遣退妻儿,在众位弟子面前饮下毒鸩,从容就死。
29、柏拉图借助苏格拉底之口对于这套价值体系的追寻,就是从追问何为正义这个概念入手的。有人说,正义的表现之一是归还债务,这似乎是个听起来不错的常识。但是,苏格拉底继续设问,如果你在一个朋友疯了的时候归还以前借走的一把刀,显然是不正义的;同样,借了敌人的刀不还,就如同对敌人行骗一样,也可以视为是正义的。凡此种种,这般诡辩术式的争论,是不会有任何令人信服的结论的。
30、辛弥亚和格贝的看法,是通常所说的“断见”,既相信人死如灯灭,肉体消亡后不会有什么东西会继续存在。这样的“断见”在当时的雅典显然是普遍流行的看法,所以格贝才会说“一般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对灵魂的看法(70A)。另外,格贝提出要从两方面来论述灵魂的存在:1)一个人死后灵魂还继续存在;2)灵魂保有某种能动的力量和智能。(70B)
31、苏格拉底问:“我们相信有死这种事情吗?”。Jowett的英译本是:Doweattachadefinitemeaningtotheword‘death’?(64C)。按英译本的意思,这个问题是,“我们是否给‘死亡’一词赋予了一种特定的意义?”,和中译本的意思略有不同。
32、苏格拉底讲完自己的方法论后,获得了在场者的一致赞成,裴洞说,大家“一致同意有各式各样的‘型’存在着,分沾这些‘型’的其他事物从各自分沾的‘型’得到自己的名称”(102B)。
33、作品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被雅典人民判处死刑的苏格拉底在悲痛欲绝的朋友围绕中正准备喝那杯毒药……,柏拉图坐在床脚,手里拿着一只笔,身旁放着一卷纸,他是这场城邦冤案的见证人。他在苏格拉底死时才29岁,但是大卫把他画成了一位老人,须发皆白,神色凝重。走廊里是苏格拉底的妻子桑娣帕,由两名狱卒陪送从牢房子里走出去,以免她失声痛哭而影响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哲学讨论。苏格拉底最亲密的伙伴克里同坐在身旁深情百倍关切地凝视着这位大师。递毒酒的朋友侧身低头不忍直视。
34、 第二天傍晚,当最后一缕夕阳穿过铁窗时,苏格拉底举起狱卒端来的毒酒,一饮而尽。这位智者,用生命诠释了法律的真正含义——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
35、感受永远冷峻幽深与澄明(Lichtung)的
36、“一般人大概不知道,那些真正献身哲学的人所学的无非是赴死和死亡。”(64a)
37、有意思的是,在格贝表示对死亡的恐惧依然不容易消除时,苏格拉底让他寻找会念咒的人,说希腊有很多好人、也有很多外国人,苏格拉底让格贝遍访寻找一位念咒者。(78A)
38、这不是太难以令人理解了吗? 殊不知,当时在雅典是不存在任何个人权威的。既没有知识的权威,也没有道德的权威,甚至没有政治的权威。唯有一个权威,那就是人民的权威,一切都得服从人民群体。苏格拉底虽然是一位名人,但却并不是备受尊重的哲学权威。相比起来,他的名气更多地来自于他的怪诞。
39、接下来,苏格拉底应格贝的要求,为灵魂的存在做了哲学意义上的论证。从科学实证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论证只是带有辩证法意味的哲理推导,不具有科学价值,但其教导一个人如何坦然面对死亡的哲学观却引入深思。
40、 克里同劝说道:“雅典的法律没有公平正义,判你有罪是不正义的,何必遵守?”
41、苏格拉底审判所投下的漫长阴影,还将继续伴随着人类历史前行。
42、以美为例,“一切美物之所以成为美的,是由于‘美’(本身)”(allbeautifulthingsarebeautifulbytheBeautiful)(100D)。
43、看起来苏格拉底的第一次论述(70C-72E)针对的是1),第二次论述(72E-78B)针对的是2)。
44、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或前470年~公元前399年),是希腊语(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个神秘人物,没有作品,主要通过他身后的古典作家的著作而闻名于世,特别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
45、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
46、苏格拉底被处死时已年逾终其一生他都在告诫人们莫要虚度年华,浪费生命—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空洞的快乐和虚无的胜利上没有意义,为了满足短暂的虚荣和一己的私欲而挥霍神明的恩赐更是不智。
47、 令人羞怒交加,以及后来可能导致他被审判并被处死的一点是苏格拉底永远自称无知,言必称“请有以教我”。不过,如果“牛虻”苏格拉底是伯拉图杜撰的形象,我们也很容易明白这杜撰何以必要。那是因为,一切过时的学说教条必须清除,真正的哲学工作才能开始,苏格拉底充当了披荆斩棘清除这些教条思想的无上利器。
48、通过第二次论述,辛弥亚似乎被苏格拉底说服了,但他指出,这只能说明灵魂存在于一个人出世(生)之前。一个人死后灵魂还存在的说法依然有待证明(77B)
49、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它与现代民主是不同的,它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50、当然,在不同价值观下,“正确”和“真理”是难以测量的,但这并不表示一个社会不存在它所认为正确的,赖以生存的观测系。例如雅典与苏格拉底,如果雅典人放任苏格拉底继续传道,那么对公共事务的热爱与参与会随之消亡,而城邦的生存很可能也面临着挑战。
51、既然不死的也是不可毁灭的,灵魂如果是不死的,也是不可消灭的(106E),会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某处(107A)。
52、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53、苏格拉底当然也不会认为按照他的方案培养出来的“哲人王”是一成不变的,否则他的理论就会因为不自洽而被否定、遗充,就不会以一种哲学和政治经典流传至今了。就如同伟大的哲学家不是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层出不穷一样,苏格拉底所构想的“哲人王”,也会像灵魂的转世投生一样进入一个周期的轮回,所谓的理想国也终将有解体的那一刻。
54、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认为此判决不是正义的,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其拒绝,却当着弟子们的面服下毒药。
55、对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思考,对于什么是正义的思考,构成了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问题。
56、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苏格拉底是伟大的智者,他的死亡为何被称为“价值万千”?
57、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至今,没有哪位哲学家像他那样痴迷于过一种正义的生活。他把一个人的生命充分活了出来,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认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都要坦然接受。
58、但苏格拉底最后的这个论述是有的漏洞的,不是吗?他提到了灵魂占有了一个生命的“型”后就带来了生命,那一个人死后,离开肉身的灵魂是否应该也是占有了一个灵魂的“型”后才成为了死魂灵?
59、依法雅典人每年可以放逐一位政治领袖,由公民大会投票选出。因以破碎陶片充作选票,而得名“陶片放逐法”。
60、达维德画作《苏格拉底之死》,描述了苏格拉底就义当天的情节。黑色背景下,身穿白袍的苏格拉底坐在光亮处,身边围绕着他的弟子、朋友,多是悲伤的神色。苏格拉底面容平静,右手伸向装有毒药的杯子,左臂弯曲指向天空,意喻他为了单纯的、绝对的理念,可以平静的、从容的接受死亡。苏格拉底向上的手指仿佛点亮了黑暗、恐怖、冷峻的牢狱,在众人的悲伤中,临终的苏格拉底平静之中仿佛饱含着激情。
61、这个塌鼻梁、不修边幅的小个子白天在街头巷尾与无业游民争辩,晚上回家听妻子唠叨。苏格拉底一生清贫,对谋生之事不甚在意。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他的妻子不得不帮人洗衣以帮补家计。他曾多次参加远征,也曾多次上阵杀敌;他做过雅典公民大会的议员,也是不少著名学者的老师。为了自己的信仰,他宁可慷慨赴死。 为了了解事情的起因,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在苏格拉底为人类的知识进步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时,雅典的政治状况是什么样子的。苏格拉底被处死时已年逾终其一生他都在告诫人们莫要虚度年华,浪费生命—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空洞的快乐和虚无的胜利上没有意义,为了满足短暂的虚荣和一己的私欲而挥霍神明的恩赐更是不智。他坚信人具有崇高的命运。他的理论打破了旧哲学体系的界限,甚至比普罗泰戈拉走得更远。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则教导人们,“每个人心中的自我才是衡量万物的标尺,塑造命运的不是神明,而是我们自己”。
62、读完《裴洞篇》,要说谁对苏格拉底的怀念之情最深切,恐怕无人能出柏拉图其右了吧。
63、等所有的灵魂都做出自己的选择之后,再给他们安排一个命运之神,作为他一生生活的守护者和命运实现者,使它们的选择不可逆转。然后,再让他们通过遗忘女神的河流,忘掉这所有的一切之后,投生来到人间。
64、关于苏格拉底形象的解读,“最善良、最正直、最智慧的第一哲人”的形象,“殉道者”的形象,都源于柏拉图所讲述的苏格拉底,或者说柏拉图所相信的苏格拉底。
65、洞穴版哲学王的统治没有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哲学王统治的实现需要理性的土壤。哲学王的统治不是“管理”现实世界,而是带领成员们走出洞穴,超越现实, 去“观看”已经习以为常的世界之外的世界。只有那时,人们才会相信哲学家,服从他的带引。
66、挑战现实、勤于哲学思考、追求真知的苏格拉底,最终被污以“污染青年人思想”的罪名审判并处以死刑,不免让人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然而,更让人唏嘘不已经的是,他死得那样从容不迫,以一个勇者、一个哲学家所特有的方式。
67、苏格拉底地不断抨击引起了许多人不满。在他晚年之时,雅典统治者以藐视神明和腐蚀年轻人道德的罪名将他送上法庭接受审判。最终,由501位市民组成的陪审团在经过投票后判他有罪。
68、实际上,苏格拉底的思想远不止不于此。苏格拉底有个招牌式动作,他的手指总是指向天空的。读罢《理想国》便可知道,苏格拉底的所指,指向天空,指向太阳所代表的光明,指向人人都在追求的正义,指向人性之中的永恒的善,指向让人们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毕竟,如果没有一套令人信服的价值观作为依托和牵引,人生将会如无头苍蝇一般毫无意义。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69、至于苏格拉底蛊惑青年,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罪名实际出于政治目的。公元前406年,雅典对没有出手援救生还者的海战指挥官予以审判,苏格拉底作为元老委员会成员,是唯一坚决反对不依法律而采用民主的方式进行集体审判的人。受他影响的朋友,有一些是反对民主政体的人,这些人参与了公元前404年推翻雅典民主政体的运动,其中包括克里底亚和阿尔西比亚德。但事实上,苏格拉底从来没有参与三十僭主的任何政治活动。柏拉图和色诺芬也在多处文献中(包括《会饮》、《斐德罗》),向世人说明,阿尔西比亚德的妄为与苏格拉底没有关系。
70、如果您对文章感兴趣或者有何意见建议,欢迎留言或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回复并安排处理。欢迎投稿或者推荐优秀稿件,获采用者有精美纪念品赠送,感谢大家的支持!联系邮箱:szsfxh88@1com。
71、很显然,格贝反问苏格拉底时指涉的神,是主宰生者的神,而苏格拉底自己的辩解词里所说的神,是死后灵魂将去面对的神。两个世界里的神是不同的,而且在苏格拉底看来,自己死后灵魂要见到的神是最为善良的。
72、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73、由此,苏格拉底再次引出了自己对什么才是真正的哲人的看法:“那些真正的哲人,也只有这些人,是经常极度热衷于使灵魂得到解放的;他们所从事研究的正是使灵魂摆脱和脱离肉体。”(67D)
74、不得不说,苏格拉底在这里所阐释的哲人净化自我、并让灵魂飞升的过程,和佛家的戒(离欲)定(看住心意)慧(开智)的修习过程非常相似。
75、在苏格拉底之后,又过了60年,也就是一个甲子年;公元前338年,在万里之遥的东方,诸侯国秦国的刑场上,四周武士林立,中间躺着一个要被行刑的人,他的头和四肢被分别用绳索绑在5匹骏马上。只听一声令下,犯人旋即被五马分尸。
76、苏格拉底之死不可置疑地证实了使用暴力来钳制言论的不义和无效
77、苏格拉底的生计是石匠,但世传最讨喜的苏格拉底形象,是他每天都会在雅典的广场上来回走动,然后随机地拦下人询问。拦下来的可能是一个出名的政客、辩士,或者出名的大言欺人之徙。他请教他们认为人生应如何,连串问题令他们无法招架,他们被逼入死角,承认自己看法荒谬。
78、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被统治阶层所不容,他们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把他送上法庭,被判处服毒自尽。
79、久而久之,他的名字在希腊家喻户晓,甚至于他在上午才说到的一些趣事,晚上就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还有人把他的经历编成了戏剧。直至他被捕入狱,关于他的一切全希腊上下已是无人不知。那些在审判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例如那个不识字却因为通晓神意而卖力叫嚣的粮油贩子——深信他们是在为社会尽职,为城市除掉一个只会教给奴隶懒惰、罪孽和不满的“学术界”的危险分子。
80、他的理解是,遵守判决是为了彰显法律的严肃性。作为一个哲学家,连“非正义的判决没有遵从的义务”这一简单道理都没弄清楚;他想到的是遵守法规,树立权威,维护国家秩序,却忽略掉了“恶法是伤害正义的罪魁”又一简单道理。可见,作为著名哲学家的他,所代表的古文化的局限性有多大。
81、按苏格拉底的说法,这是一个自我净化的过程,“(它)使灵魂习惯于从肉体的接触中返回,集中于自身,尽可能在现在和未来固守在自身之内,摆脱肉体的枷锁。”(67D)(thehabitofthesoulgatheringandcollectingherselfintoherselffromallsidesoutofthebody;thedwellinginherownplacealone,asinanotherlife,soalsointhis,asfarasshecan;-thereleaseofthesoulfromthechainsofthebody.)
82、值得庆幸的是,就算那些被捆绑着看不见阳光的灵魂,也并不是永远都没有希望。在《理想国》的最后一章,柏拉图借一个死而复生的之人的故事,描述了这样一个景象:每个人的灵魂,在肉体死亡之后都会来到天国,在那里被诸神审判后各居其位,所有人世间犯下的恶行,都回受到十倍的惩罚,进入地狱之底受罪;所有人世间行过的善德,也同样得到奖赏,升入天堂享受快乐与幸福。
83、苏格拉底住在奉行民主的雅典,但他对当时的社会制度依然感觉到有所不满,因此不断批判雅典民主制度。此种行为有点类似于今天网络上的一些杠精。苏格拉底经常还把自己比作是一只牛虻,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所以需要他这只牛氓紧紧地叮咬它,刺激它,从而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并焕发出新生。此处引用诗人艾青的一句经典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84、临黄昏行刑时,老人对身边亲友和弟子说:“告诉人们,掩埋的只是我的尸体。”然后饮鸩自尽。这位老人就是哲学家苏格拉底。
85、商鞅曾经是国君秦孝公最得力的大臣,他通过严刑峻法治理秦国。据称,他做事刻薄狠毒,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二次改革变法,以激进而残酷的方式推行变法,以至“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天地”。
86、不过,要说柏拉图/苏格拉底提出的向死而生研究哲学的思想是否已经在两千多年漫长的思想史进程中被遗忘了也并不准确。在最近读完的《谷歌时代的柏拉图》一书里,我就发现戈尔茨坦重新回忆起了《裴洞篇》中的这个知识,指出“做哲学探讨就是在为死亡做准备”(tophilosophizeistopreparetodie),并以调侃的语气说,“奇怪的是,哲学系竟然没把这话改成招生宣传的口号”。(p14)
87、柏拉图之所以认为民主政体只是不得已而求其次,那是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如何统驭自己的七情六欲,与一个国家怎样统治他的人民,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的灵魂当中,如果理性、良知成为统驭者,使欲望与激情永远听命于理性,他必将成为一个正义、善良之人。而如果欲望占领了统治地位,他必将成为一个贪婪的恶人。而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当正义所至,各人依其天性各归其位,它就是一个理想的国度。相反,总以强者的利益为正义,放任欲望无穷增长,则会坠入极权政治的深渊。而民主政体,就好像是人的七性六欲轮番跳出来投票决定哪一个成为统治者,但正义却不一定在每一次投票中都能获胜。
88、对自己提出的处罚方案又近乎玩笑,仅希望罚款一百德拉克玛了事。
89、然而,这段看起来震撼力十足的自我表白却把辛弥亚给逗笑了,但苏格拉底并没有在意。在接过辛弥亚的话茬时,他以普通人可能对哲人向死而生的误解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问题:在什么意义下真正的哲学家愿意死;在什么意义下他们值得一死;是哪一类死(64C)。
90、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场景被如此具有艺术张力地重复描述了如此之多的次数,以至于它几乎被后世的思想家们等同为下列事实的代表:一位坚持原则的有识之士因为无知大众的不宽容而遭到了冤屈的惩罚,一个民主制度尚且不健全的城邦运用“多数的暴政”无情地压制了少数派的声音。
91、“它们(快乐和痛苦)老是打架,神想叫它们和解,可是做不到,于是把它们拦头一把抓住,因为这个原故,一个来了的时候,另一个跟着就到。”(60C)
92、他实行连坐法,逼迫民众互相监督告密;他推崇轻罪重刑,树立国君权威;有名的“驭民五术”就出自他手,他帮助赢氏家族建立了中国首个中央集权的王朝。被人称为“天下第一恶人”。
93、(费城制宪会议的成功,是一种新的价值观的胜利,同时也是理性与利益的一次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