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首描写雨景的古诗
1、今天再为大家推荐杨万里另一遍写雨名篇,也就他的这首《小雨》,这也是一首经典之作,整首诗同样是生动细腻,把现实生活中普通的小雨描写得很唯美,这样的作品也是令人百读不厌。雨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一年四季都会下雨,然而雨又是没有情感,但是杨万里的诗又是情感细腻,正是由于诗人富于了雨情感,让原本普通的雨有了灵魂。(写一首描写雨景的古诗)。
2、南宋时期的诗人要比任何一个时代的诗人都更加痛苦,这一时期北方大片的领土被金国占领,只是保住了南方半壁江山,然而南宋朝廷又没有任何的作为,始终是坚持议和,这也使得主战派一直是受到打压和排挤;杨万里是坚定的主战派,首当其冲一直是被人排斥,还一度被贬到外地。
3、宋代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失意的心情,黯淡且感伤。(写一首描写雨景的古诗)。
4、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唐·崔颢《行经华阴》
5、作品赏析: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这首词作者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从红烛映照、罗帐低垂这样氛围中引发青春与欢乐的联想,抒发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怀。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反衬后面的处境的索漠。“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他通过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层次清楚,脉络分明。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是这首词又一大特色。按时间顺序,歌楼中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
6、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7、 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 ——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8、苏轼登上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抒发了豁达超脱的襟怀,以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代: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1、2020年12月21日张桃洲教授在福建师范大学解读朱湘《雨景》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3、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14、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15、至此可以看到,在第一个段落和第二个段落之间以及第二个段落内部,诗意是处于不断蓄积和递进的状态的。到全诗最后戛然而止时,“一声清脆的鸟啼”——最重要的事物出场了,给人以石破天惊的感觉。这一声鸟啼既打破了景致的静止格局,又改变了“无声”“期待”的心理状态。不妨将两个段落的景物转换及心理变化图示如下:
16、译文: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1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8、韦庄,字端己,公元836年生于长安(陕西省西安市),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与当时的温庭筠并称为“温韦”,所以他的诗歌和词都是一绝,其中有很多的名作和名句,对于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这首《登咸阳县楼望雨》写得非常巧妙,不仅写出了新意,同时那份细腻的情感,还有对于现实的悲叹,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19、译文:春天到来野花在雨中开了,一枝花的开放说明春天的到来。(我)走到山谷里的小溪旁,惊起了成百上千的黄鹂鸟儿。
20、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21、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22、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文同《北斋雨后》
2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4、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古代诗人描写雨的古诗2《北斋雨后》
25、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唐·李商隐《银河吹笙》
26、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 王驾《雨晴》
27、《虞美人·冬雨》潇潇一晌残梅雨,独立无情绪。且随湖柳入微茫,浑记荷花那日小池塘。
28、斜风细雨作春寒——宋·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2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30、⑰孙玉石:《美的追求与期待——读朱湘的〈雨景〉》,孙玉石主编《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2页。
31、宋代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烟雨暗千家,诗酒趁年华
32、初春时节,春风化雨,春光明媚,大地复苏,嫩柳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春意盎然。
33、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宋·赵鼎《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34、译文:喧哗的雨已经过去、逐渐变得细微,映着天空摇漾的是如丝的细雨飘飞。石阶前小草沾了泥并不脏乱,院子里柳条上的风也陡然变得稀少起来。舞石应立即带着乳子起飞,且不要因播撒云层濡湿自己的仙衣。眼前江船何其匆促,不等到江流平静就迎着风浪归去。
35、 “画船听雨眠”跟上面陆游的情景很相似,只不过一个人住的是五星级酒店,一个人住的是豪华游轮。
36、译文: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3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3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出自《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39、水国楼台晚,春郊烟雨收——唐·李中《江南春·千家事胜游》
40、昼雨如愁,百尺虾须上玉钩——唐·李煜《采桑子·一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
4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春夜喜雨》
42、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唐·崔颢《题潼关楼》
4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44、“雨里鸡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45、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46、这首《雨景》被认为是朱湘的代表作,虽然篇幅短小,但在朱湘诗作以至1920年代新诗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众所周知,1920年代仍然属于新诗的草创期,新诗自诞生之初直至1920年代中期,一直遭受着“浅白”“不定形”等指责;不过随着徐志摩、闻一多、朱湘、冯至等的出现,新诗创作及其形象发生了很大改观,一个显著的体现是语言趋于纯熟、形式上也逐渐“成型”。这是新诗寻求“艺术”的结果,诗人们在语言的锤炼、形式的锻造方面,作了很多努力,极大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让现代汉语显出自身的特性和美感。也就是说,1920年代中期以后,新诗创作中开始出现周作人在1920年代初所期待的“美文”的苗头了——他当时引入并倡导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想呼唤现代汉语的书写能力。朱湘的诗也汇入了那股寻求“艺术”的潮流中。
47、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金·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48、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49、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国事家愁,伴着雨声涌上了眉间心头。
50、 “红楼隔雨相望冷”,这里的雨应该比上面那几种都大一点,其实李商隐写雨写的算比较多的,还写过一首《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写雨的意境要比上面这首《春雨》好。只可惜我们今天聊的是春雨,如果是秋雨的话,这首《夜雨寄北》定能上榜。“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句也是李商隐所写,意境也不错。
51、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52、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3、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4、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宋·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55、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司马光《客中初夏》
5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7、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宋·苏轼《东坡》
58、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59、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60、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61、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62、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63、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唐·杜甫《寄韩谏议注》
64、不难看出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修改后没有分节、句子更凝练整齐、用词更富现代色彩等,最重要的是改换了“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这句。当然,对二者还可以做更细致的对比分析,但这里暂且搁置,将讨论的重心放在修改后的文本上。先整体上浏览这个改过的文本就会发现,它虽然取消了原有的分节,但仍然包含了两个明显的段落(或层次):以第五行中的破折号为界线,前后各5行分别构成了第二个段落(或层次);然后,两个段落里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各自还会有更小的层次。划分如下:
65、释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66、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宋·李廌《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67、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68、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宋·刘攽《雨后池上》
69、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唐代: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