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同小可造句
1、当时中国的电影工业主要集中在大都市,比如北京和上海,因此,把这些年轻才俊转移到广影厂的困难可想而知。
2、这段话出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作者用排比手法,通过连续动作的词语描写突出了母亲工作的辛苦、忙碌,从而衬托出母亲对我学习的支持以及对我的关爱。
3、兴趣既偏向国文,在中学毕业后我就决定升大学入国文系。我很想进北京大学,但因为路程远,花费多,家贫无力供给,只好就进了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在武昌待了一年光景,使我至今还留恋的只有洪山的红菜薹,蛇山的梅花和江边几条大街上的旧书肆。至于学校却使我大失所望,里面国文教员还远不如在中学教我的那些老师。那位地理名家系主任以冬烘学究而兼有海派学者的习气,走的全是旁门左道,一面在灵学会里扶乩请仙,一面在讲台上提倡孔教,讲书一味穿凿附会,黑水变成黑海,流沙便是非洲沙漠。另外还有一位教员讲《孟子》,在每章中都发见一个文章义法,章章不同,这章是“开门见山”,那章是“一针见血”,另一章又是“抽丝剥茧”,一团乌烟瘴气,弄得人啼笑皆非。
4、这事很不容易,有文学天才的人不一定有时间与精力研究西方文学,有时间精力研究西方文学的人也不一定有文学天才。假如我有许多年青作家的资禀,再加上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许多少可以实现我的愿望。无如天注定了我资禀平凡,注定了我早年受做时文的教育,又注定了我奔波劳碌,不得一刻闲,一切愿望于是成为空苦恼。
5、我自幼就很欢喜读书。家中可读的书很少,而且父亲向来不准我乱翻他的书箱。每逢他不在家,我就偷尝他的禁果。我翻出储同人评选的《史记》《战国策》《国语》、西汉文之类,随便看了几篇,就觉得其中趣味无穷。本来我在读《左传》,可是当作正经功课读的《左传》文章虽好,却远不如自己偷着看的《史记》《战国策》那么引人入胜。像《项羽本纪》那种长文章,我很早就熟读成诵。王应麟的《困学纪闻》也有些地方使我很高兴。父亲没有教我读八股文,可是家里的书大半是八股文,单是祖父手抄的就有好几箱,到无书可读时,连这角落里我也钻了进去。
6、1931年12月30日,郑佑之被敌人杀害于重庆南通门外铜圆厂附近的罗家湾。当他胸背中弹倒下后,仍顽强地从地上爬起来用最后的力气奋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7、一座果园 一道小溪 一孔石桥
8、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赞赏。您的支持将是我们继续创作的动力!
9、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0、出自元·孟汉卿第三折:“萧令史,我与你说,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11、“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你知道吗?”爸爸忽然这样问我。我脑海里立刻就想到我二年级的一篇课文:金黄色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这应该就是秋天的颜色吧?我脱口而出。爸爸笑眯眯地对我说:“你再仔细看看。”我纳闷地望了望四周,对哦,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是绿色的!”我不加思索地回答。
12、 山西日报社,对于我们青年文科学生来说,那是何等庄重、神秘、高不可攀而又心向往之的所在啊!山西大学的一张4K小报,人家给编印吗?而且时间这么紧迫,万份报纸,还不付费用,这不是异想天开吗?然而,在那革命、造反的特殊时期,只有造反派想不到的,哪有造反派办不到的!第二天一上班,“红革会”头头就拿到了当时山西省掌权派“红总站”的“指令”。
13、如果你衣着不入时,你就是一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1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5、在这次选举中,重要的种族问题被刻意回避了。
16、我打电话告诉她我的发现,可想而知,她吓坏了。
17、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
18、按照诺贝尔的意愿,诺贝尔奖的奖金金额应保证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继续从事研究。
19、你做了那么点好事,就扬扬自得(洋洋自得),显得太不稳重了吧!
20、1921年冬,郑佑之在家乡青年中宣传列宁和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他在12月11日给李坤泰的信中说:“你看四年前受众人咒骂的列宁,而今全世界十多万万受压迫的人,与那些有良心的资本家、学者,哪一个不说他是改造世界的救星!”“要自己救自己,各人的事业各人去做,怕什么艰难,怕什么压迫,尽管向万恶的旧势力冲锋!”
21、尽管这还只是小规模的自然现象,但是赤潮的发展速度非同小可。赤潮藻类大量繁殖的营养来源主要有两条:化肥和污水。
22、从整个的中国文学史看,中国文学的类型的风格到了唐宋以后不断地在走下坡路,我们早已到了“文敝”的阶段,个别作家如果株守故辙,虽有大力也无能为力。西方文化的交流,是中国文学复苏的一个好机会。我们这一时代的人所负的责任真重大,我们不应该错过这机会。我以为中国文的欧化将来必须逐渐扩大,有语句组织扩大到风格。
23、TheBigBangTheorySeason12
24、(拼音)fēi tóng xún cháng
25、高文典册: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令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