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简介
1、培训报班:苏州中公老师:suzhouoffcn888(伏尔泰简介)。
2、“理性的真正胜利在于它使我们能够与非理性的人和谐共处。”
3、思想若总是一副高冷的姿态,那就怨不得大众敬而远之。
4、如若细化到具体情节的处理,伏尔泰所作的最大改动乃是《赵氏孤儿》中程婴之子,即《中国孤儿》中张惕之子的生死命运。元曲《赵氏孤儿》中,程婴假意卖主求荣,向屠岸贾告发孤儿藏身之地,实则用亲子替代了少主,令仇家深信找到确是赵家遗孤,当着程婴的面处决了他的亲生骨肉。在原剧中,程婴的牺牲精神和忠义果敢完全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丝丝入扣地迎合了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事实上,十八世纪部分法国观众和批评家一味强调血亲相残情节给欧洲观众带来的震骇,然而类似弑父或弑子的情节早在欧洲人熟悉的古希腊神话中大量存在。从克罗诺斯在母亲帮助下阉割父亲乌努诺斯,坦塔罗斯杀死并烹煮亲生儿子邀神赴宴,俄狄浦斯无意间杀死亲生父亲娶回亲生母亲,阿伽门农将亲生女儿伊菲革涅献祭给阿尔忒弥斯;美狄亚为了报复背叛的丈夫伊阿宋而亲手杀死一双亲生儿女……对于欧洲读者来说,这些家族至亲相残故事并不陌生。即便在高乃依出版于1647年的悲剧《赫拉克勒斯》(Héraclius)中,也曾出现过就类似的情节:赫拉克勒斯是莫里斯皇帝(Maurice)的遗孤,为了少主不遭到弗卡斯(Phocas)的杀害,忠诚的女管家列奥蒂娜(Léontine)也用亲生儿子换取了赫拉克勒斯的性命。而高乃依对于这样的牺牲精神表示了钦佩和赞誉。可见,至少在17世纪的法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社会并无太大差异,《赵氏孤儿》中程婴献子救主的行为与希腊神话甚至法国古典悲剧之间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效忠君主都被视作高尚品格。而无论在东方或是西方文化中,家族至亲间的彼此残杀之惊心动魄更胜过仇人间的血腥屠戮,也更富于戏剧的张力。
5、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6、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则是一部架空历史的五幕戏剧。背景是成吉思汗灭宋,要杀尽宋氏血脉,斩草除根。宋臣张惕以亲生儿子冒名顶替大宋遗孤,他的伊达梅虽然心怀忠义,但是不忍牺牲儿子,最后她竟向成吉思汗道出实情,以求救子。早年成吉思汗流落北京时曾向伊达梅求婚,现在便以其夫、其子及大宋遗孤三人的性命为要挟,再次向伊达梅求婚。关键时刻,张氏夫妻二人不惧威胁,不惧严刑拷打,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征服者,决定自刎以报宋皇。成吉思汗感震惊于张惕夫妇的道德力量,羞愧之中下令赦免了他们,并收大宋遗孤及张惕之子为义子。剧本以成吉思汗恳求张惕留在宫中以中华民族的高度文明教化元朝百官而结束。法国伏夫子让元太祖象一个小学生一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武力和强权的局限性。
7、经过三年不流血的战争,取得了各种各样的胜利:1765年3月,国王枢密院正式宣布撤销对卡拉斯的判决,卡拉斯被宣告无罪;卡拉斯的家人也得到了受害者赔偿金。听到消息,伏尔泰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8、个别资源极其富饶国属于例外,但是自然资源自然有枯竭的那一天,而且即使资源丰富,若是没有自由的言论,人民最后日子也还是会一塌糊涂,比如委内瑞拉。
9、伏尔泰才思敏捷,一生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伏尔泰简介)。
10、我们应该找寻所有各种经验——吸收所有的知识,思考所有的想法,感受所有的情感。
11、拥有超常智力(估计智商190)和创造力的他,假装在巴黎为一名律师担任助手。实际上他把多数时间都花在写讽刺诗上,以此来展现自己。他并不想有意煽风点火,相反,他只是无法容忍他生活其中的社会上流行的愚蠢和残酷。他有敏锐的道德感和巨大的勇气。“我的职业就是说出我所想的,”他写道,他思考得很多,经常针砭时尚、评论朝政。但他的自由思考(对当时的政府来说)是一种威胁,1717年5月16日,他被关进巴士底狱一年。在那里,在其无尽能量的涌动下,他开始写剧本和更多的政治诗。来年4月被释放后,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伏尔泰。
12、第五次,也是最讽刺的一次。最后当他们凭借双手和劳动过上了充实而安稳的生活之后,庞格罗斯还是会对老实人说,这个世界是完美的存在,如果没有之前一切的苦难,也不会有现在美好的生活。
13、“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4、做一个惹人厌烦的人的秘诀就是告诉别人一切。
15、此后他又因为和一名贵族骑士发生口角,他想和人家单挑,结果因为对方的势力大,警方有人,伏尔泰又在巴士底狱的牢房蹲了半个月。
16、哲学要走向大众,哲学就必须先要走出学院的高墙,走进生活,走进人心。
17、重经验,重感觉,重常识,重人的基本权利,法国启蒙哲学被视为一种批判精神,矛头直指蒙昧主义,对象是宗教与皇权。
18、三个人在船上突然遭遇了暴风雨。雅克为了救别人而被巨浪吞没。讽刺的是,庞格罗斯却劝老实人不要去救雅克,因为他认为这次海难是特地为雅克准备的。庞格罗斯和老实人从海难中幸存下来,终于到了里斯本,可刚一下船就发生了地震。两个人再一次死里逃生,并帮助当地居民,结果受到当地人的款待。庞格罗斯对居民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其最完美的目的而存在的。此时,旁边的一名宗教审判法庭的密探开始挑衅,他认为如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就不会有原罪和人类的堕落。而庞格罗斯则认为,人类的堕落和受到的惩罚也都是最完美的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地震过后,当地的圣人们要举办一场火刑来消灾。因为庞格罗斯的思想,他们把庞格罗斯和老实人都抓了起来。老实人看着庞格罗斯被吊死,然后自己也被鞭打。讽刺的是,火刑之后,这一天又发生了一次地震。
19、转瞬间,一个叱咤风云的马背英雄变成了道德与美的崇拜者,一位多愁善感的情郎,一位被文明所感化的野蛮人。他突然改弦易张,赦免张惕夫妇,正是伏尔泰反复考虑之后的理性选择。事实上,1754年末,当伏尔泰终于有时间集中精力创作这部悲剧之时,内心颇多困扰。和往常一样,伏尔泰希望剧本“投合公众趣味”,“挑动观者激情,扰乱人的内心,令人感到痛苦”。然而中国历史记载中,“鞑靼人赶尽杀绝”,如此残暴的行为恐怕“难以让任何人流泪”。伏尔泰承袭了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对于戏剧动力的理论阐释,即悲剧的主角既不能是绝对的恶人,也不能是绝对的善人,而是具有弱点,免不了常人错误的人,这样才能唤起观众的恐惧与怜悯之情。绝对的恶人,至多令人心生厌恶,却无法唤起真正的悲剧情感。这一点上,中国戏曲美学是非常不同的。中国传统悲剧通常会设立善与恶的彻底对立,呈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因果报应说,用邪恶者终遭惩处和善良人沉冤昭雪的情节设置,宣扬一种简单化的二元善恶观,在普通观众心中唤起满足感和喜悦感。在人文主义滥觞的十八世纪,伏尔泰等启蒙哲学家深刻地认识到人性之复杂,意识到理性对情感控制的薄弱,也清醒地意识到世界上并无正义的至高存在时刻监控着人类命运,随时惩恶扬善。故此,剧作家愈来愈热衷于表现个体内心深入各种力量的对抗和挣扎,强调人本身的善恶复合性。
20、曾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1755年,孟德斯鸠于旅途中染病,去世。
21、于是,他们几个人一道寻找古内宫。当他们见到古内宫时,老妇人也在那里。老实人看到古内宫已经变得丑陋不堪,他把古内宫和老妇人一同赎了出来。尽管古内宫变得丑陋,为了履行誓言,老实人还是打算娶她。可古内宫的哥哥仍然非常傲慢,他不能容忍妹妹做出有辱出身的事情,不允许妹妹嫁给一个低于男爵地位的人。老实人跟众人商议此事,决定把古内宫的哥哥再还回给船主做划船的奴隶。
22、伏尔泰的《哲学通信》是政治论战性质的著作,借着介绍英国而抨击法国。
23、伏尔泰的著作有99卷之多,如此庞大的著作里其实并没有多少新的或独创性的思想,但是却又没有人像伏尔泰那样可以把话说的这么动听。
24、伏尔泰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也因此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多次被逐出国门。他那非凡的智慧的和犀利的思想,向旧制度中一切落后丑恶的现象投出一颗颗炸弹,为新时代的到来播下一粒粒种子。他的笑声中有一种革命性,这笑声“远比卢梭的哭声破坏性更大”。
25、在东西方这两位思想大师中间,横亘着上万里和2000余年的时空阻隔。但当我们把他们的名字并列在一起,中间用一个简单的“与”字连接起来时,却引发出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更确切地说,它讲述的是伏尔泰这位启蒙泰斗如何在200余年前与中国的先贤古哲孔夫子进行精神文化对话,又是如何接受了儒家思想的。
26、作业:路易十六曾说过“是伏尔泰和卢梭灭亡了法国”,为何他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交流讨论。
27、老实人也先后3次产生了对这种观点的怀疑(文中绿色字体)。另外,在整部小说中,他的老师庞格罗斯,也先后5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28、我们看到,这里的孔夫子,已然是一位世俗哲学家。这个形象虽说简单,但却更接近真实的孔子。它出现在《路易十四时代》第39章《中国礼仪之争》中。在撰写《中国礼仪之争》一章的过程中,历史学家伏尔泰不会不考虑:中国人为何对古代贤哲孔夫子如此尊崇?孔子学说不仅滋养了中国这个古老而高度文明的国度,而且还两次同化了外族入侵者,那么,如此智慧、如此富于教育意义的孔子思想其实质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高度关注人类思想史的伏尔泰肯定不会满足于一般的、表面的了解,他必然会反复阅读所有能找到的书籍,认真研读思考,然后才有可能去描绘出我们在上文提及的那个道德先师孔夫子的形象。
29、伏尔泰的哲理小说《老实人》,抨击的主要对象是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学说。伏尔泰让老实人经历形形色色的天灾人祸和社会黑暗,慢慢摒弃乐观主义,变得理性、中庸、实际。《老实人》全书共23章,整部小说节奏紧凑,充满了黑色幽默,所以难免会有些莫名其妙的情节。我将以“赶出家门——流浪生活——逃亡生活——到达理想之国——寻找幸福生活”为线索,把这本书的内容介绍一下。
30、老实人跟自己的表妹,也就是男爵的女儿古内宫小姐彼此喜欢。跟老实人一样,古内宫也对庞格罗斯的这一套理论深信不疑。有一次,男爵看到两人亲吻在一起,便把老实人赶出了城堡。
31、莎士比亚《麦克白》:对“命运”最好的诠释(关于“文艺复兴”)
32、两个世纪前,所有法国人,因为伏尔泰的喜剧和讽刺,而放松他们的腹部肌肉,笑声可以帮助启蒙时代的民众一步步地复苏失去的人性,摆脱自我仇恨和绝望。那之后,不仅仅是法国,全人类都在伏尔泰引人发笑的作品中,从笑声中走向理智。
33、 他说:“东方人闪烁出智慧之光,……,人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卓越之处,而孔子就是集大成者!”而他的读者也会写说:“您是欧洲的孔夫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您的热情和天才,以及您的人道主义的行为,使您赢得了任何世人都不敢企盼的地位:您堪与古代最著名的伟人并列齐名”。
34、教师展示法国先贤祠的图片,并做简单介绍:法国先贤祠于1791年建成,是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伏尔泰就是其中的一位。
35、 他热情的赞美中国的科举制度,称这个制度防止了权力的世袭化,保证了知识阶层的合法对流:“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谩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36、第四次,当他被荷兰的那位好心人雅克救回家之后,又重复了同样的话;
37、教师展示史料,继续引导: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对政府并没有明确的认知,为此,伏尔泰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伏尔泰认为法国应该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38、第二次,老实人、庞格罗斯和好心人雅克一起乘船去里斯本,庞格罗斯讲起自己的遭遇的时候,觉得这是最好的安排;
39、作者: (法)波莫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译者: 孙桂荣 / 逸风
40、1734年,他发表了《哲学通讯》,由于伏尔泰在书中赞赏英国的信仰自由和政治自由,介绍牛顿和洛克的先进思想,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法国的教派斗争,宣传唯物论思想,使封建势力大为恼怒,他们立刻采取了措施,将这本书判为禁书,全部焚毁,伏尔泰被迫离开巴黎,隐居在洛林边境的一座小城堡里。在避居期间,伏尔泰又匿名发表了《论形而上学》、《牛顿哲学的基础》等著作,同样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的统治进行了猛烈地攻击。
41、大家一定都知道鲁迅先生著名的小说《阿Q正传》。阿Q精神指的是精神胜利法,也就是遇到失败和屈辱,通过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或者自我麻醉等自欺欺人的方法来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我们现在认为阿Q精神跟乐观主义不同:阿Q精神是不思进取,而乐观主义是认清现实、看到事物的正面并对未来抱有希望。而事实上,最早的乐观主义思想跟阿Q精神很相似,正是因为启蒙大师伏尔泰对它的批判,才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才是值得倡导的精神,后人们也开始逐渐调整对乐观主义的定义。那么,最早的乐观主义长什么样?对乐观主义的批判,就一定是倡导悲观主义吗?什么是启蒙大师?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伏尔泰最著名的一部哲理小说《老实人》。《老实人》的篇幅不长,它的中文版约5万字,我将用大约22分钟的时间为你解读这部作品。
42、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一样,在哲学上没有提出任何创新性的思想,他们也几乎都是英国经验主义,特别是洛克思想的“传声筒”。
43、伏尔泰的思想之所以能对法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有极其出色的文采。而且他采取的是当时流行的传播方式,文学,特别是写了大量剧本,以戏剧的方式传播启蒙的理念。
44、法国的男女风气比较自由宽松,和我们上一讲里波斯人那种把女性当作男人私产的观念完全不同。
45、伏尔泰和夏特莱夫人的爱情维持了十四年,直到后来夏特莱夫人因为怀了科学家圣朗贝尔的孩子而在产后六天去世才结束。
46、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笔名伏尔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47、伏尔泰没有欧洲中心论思想。欧洲不再是整个世界,而是一个与其他文明世界地位平等的精神世界,犹太教与基督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也是平等的。
48、可惜这幅肖像的作者已经无从得知,无论是这位无名的画家,还是名胜显赫的大雕塑家乌东,他们描绘的是一个时代的群像,他们的双手传播的不止是艺术,也是伟大的思想。
49、赶出家门。小说的主角是一个年轻人,他出生在德国一位男爵的华丽城堡里,是男爵妹妹的私生子。这位年轻人脾气好,为人厚道,因此,别人叫他老实人。
50、我们暂且打住对他滞留埃米莉处的关注,再次回顾他从巴士底狱被释后乔居英国的情形。在英国,他有缘体验到何谓自由思考并抛却由奴隶般恐惧引起的心理障碍,完成了由依附于贵族的才子向具有批判精神的自由思想家的转变。《英国书信集》是首个拥护政治、经济和思想之自由以及宗教宽容的宣言,伏尔泰为此奋斗终生。他愈益频繁地使用那言简意赅的措词:“摧毁丑恶!”(EcrasezL’infame!)毫不宽容的僧侣和专制统治必须被摧毁,正如当年罗马政治家加图坚信的,必须摧毁敌对势力迦太基一样:“必须消灭迦太基!”(Carthaginemessedelendam!)《哲学信札》包含这位法国启蒙伟人的核心纲领。他命中注定会在异国他乡漂泊大半辈子。1778年2月10日,这个被逐斥的人终于重返巴黎,人们向他欢呼雀跃,可惜三个月后,他不幸与世长辞。
51、1726年伏尔泰被驱逐出境,前往英国,三年后重返法国,却再次被通缉,于是与情妇夏特莱侯爵夫人在西雷庄园隐居15年。
52、请根据我自身的优劣来评判我,切莫将我仅仅视作什么这个著名大将,那个知名学者或什么法国宫廷明星、人气作家之类的附属品。我就是我自己,为我自己的一切负责,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所说的一切和所做的一切负责。或许有一些形而上学家或哲学家比我的学养更好,尽管我从没遇到过。然而,他们依然也是软弱的人,也犯错误。因此,当我集合起自己全部的魅力,我认为无人能将我超越。
53、教师展示史料,并提问:伏尔泰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得益于其鲜明的思想主张,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54、材料一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55、法国思想家迷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都可以把深刻的思想说的这么漂亮,可以一下子就抓住人的眼球。
56、《赵氏孤儿》是一部充满等级社会价值观的纯男性戏剧。尽管有孤儿的母亲这唯一的女性角色,并且社会地位非常显赫,但是她在把儿子托付给程婴之后便悬梁自尽,追随亡夫而去,充分体现了女性对夫权的顺从,俯首帖耳地将个性与光芒默默隐藏在男性的阴影之下,心甘情愿地成为一个妇德的符号。仅从女性身份而言,这位晋国公主或许可以与《中国孤儿》的唯一女主角伊达梅联系起来,视作后者的原型。然而同为母亲,两个角色之间的差异过于明显,未免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公主向心腹臣子托孤,这本是出自母亲爱子情深的天性。然而在纪君祥笔下,晋国公主托孤的动因却在于这是其夫家仅存的子嗣,关系到一个姓氏家族的血脉延续和兴旺。在中国家国同构的传统文化中,家族的凝聚力和宗法性是国家组织结构之本。孤儿必须活下去,并不在于他本身生命的珍贵,而在于借助他传承香火、恢复家族荣誉、传递家族生命。这就使得个体生命的价值完全湮没在了一个社会团体利益的需求之下。而伏尔泰笔下的伊达梅却站在了无声死去的晋国公主的对立面,鲜活的生命力令人难以忽视。竭尽全力地捍卫孩子的生命只是出于母爱的本能。她既不关心家族荣誉和血脉传承,也无视等级制度的权威性,更不盲目服从丈夫。伊达梅只是作为一个最简单、赤诚的活生生的人存在,她的抗争与呐喊无不代表着作者本人对于君主集权的反思:
57、伏尔泰在确认了事实之后,挺身而出,开始作战。他的愤怒驱使他作出狂热的行动。他的旗帜是“粉碎耻辱!”有组织的盲从是耻辱,宗教迫害是耻辱,政治变态是耻辱——他的同胞违反人性的一切举动都是耻辱。上了年纪的战士身上重又有了新的活力。“我受了很多苦。但是,当我攻击‘耻辱’时,我的疼痛却缓解了。”伏尔泰利用义愤在国人心中燃起了同情的火焰。他特别呼吁哲学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站出来与这个世界上的黑暗作战,他们的心智和头脑超越这个世界的疯狂之上,他们可以用言辞这一武器宣战。
58、自1582年抵达中国起,利玛窦神父就致力于研习中国文化。他在研习中逐渐懂得了中国文化重现世,重人事,重视宇宙间万物和谐的特点,并从中汲取养料来改造传统的福音传播方式。他允许中国新入教者继续按照本国传统祭祖敬孔,自己也定期前往孔庙在孔子牌位前顶礼膜拜,以此来显示他对儒学的尊崇,表达自己希望中国化的诚意。
59、为解决法国口罩短缺的情况,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卫生部已向中国订购总共10亿只口罩。接下来每周将会有4趟航班来执行口罩交运,通过56次来回完成交运工作。
60、他的兴趣也从单纯的文学转到政治、宗教、哲学,深入了解了洛克、牛顿的思想。
61、《哲学书简》 《伏尔泰评述》《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62、这件作品是俄罗斯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1年委托制造,两年后交付俄罗斯。乌东安排伏尔泰穿上古人的托迦袍,将这位伟人与古希腊哲学家联系起来,与古代先哲同列。宽袍大袖隐藏了老人衰弱的身躯,却掩藏不住那灵魂的磅礴力量。这位老人坐在大理石的椅子上,仿佛一位至高的王者俯视脚下的一切,不禁让我想起了两千年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写哲学王,为实现正义而君临天下的哲学王。乌东用无与伦比的技巧描绘了伏尔泰枯干的双手紧扣扶手仿佛,摁住命运的摆布,以及没人能幸免的满脸皱纹的晚年痕迹。他的头发被发带拢向脑后,饱满的额头突出了智慧的灵光,他的目光既有讽刺的锐利又带有悲悯与同情,敏锐的智慧他与生俱来,公正的力量在于他伟大的良知。
63、材料三 当你一梦初醒,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这是权利;当你被人控告了,或者做了坏事,或者写了闯祸的文章,你将被依法裁判:这是权利。
64、从以上简介中,不难发现伏尔泰是男是女的问题,他有过女朋友,也有过情妇,甚至流连于女性之中,因此伏尔泰为男性无疑。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65、“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66、而我们更多的人的一生只是如草木一样,悄无声息来,无声无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