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
1、▪ 假若世界总似母亲以甜蜜的眼睛看着孩子的内心,假若孩子在未来生活的道路上一切都象慈祥母亲似的那样善良和甜蜜,那么就会减少悲哀、犯罪和悲剧了。 苏霍姆林斯基
2、答:应该是的,而且影响的时间持续特别长。可以回忆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先后引进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家或教育理论,但大多风靡一时,然后昙花一现,最后销声匿迹:八十年代就有布鲁姆、布鲁诺,最近几年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等。当然,也不能说“销声匿迹”,比如布鲁姆的“目标教学”至今还在我们的课堂中呈现。但总体上讲,一个外国教育家的著作几十年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中如此畅销不衰,苏霍姆林斯基是唯一的!去年我去乌克兰访问,同行的有教育科学出版社一位编辑,就给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送去几十万元的稿酬,是该社出版的《苏霍姆林斯基文集》中文版的版税。可以这样说,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主要读者,是在中国。(苏霍姆林斯基)。
3、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给教师的建议》第123页)
4、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人的情感:我们要教会学生懂得人的情感,这里有欢乐、痛苦、委屈、困惑、惊慌、羞愧和许多别的情感,它们表现在人们的眼睛里,在不冷不热的谈吐里,在一个人或仔细观察、或视而不见、或侃侃而谈、或默不作声、或行走站立、或喜怒哀乐的一举一动里。
5、在激情的促使下,孩子们随时准备立即采取某项行动。要知道,儿童的心灵才刚刚开始为他人的忧而忧,为他人的乐而乐,因此不让他们心中这股炽热的感情冷却,而让它流入人们的心中是那么的重要啊!我以为一个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使孩子们在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这些感情日益加深并永远保持下去。(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43页)
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就是形成可受教育的能力。
7、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教育者,我曾力求把人类许多世纪以来所创造和取得的精神上的可贵品德――对祖国和自由的热爱、对人压迫人和人奴役人的现象的不妥协精神、为人们的幸福和自由这些崇高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的意愿――注入到那些幼小的心灵中去。(第三卷305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8、刚工作那几年,我经常和学生一起玩儿:在河边摔跤,在草坪斗鸡,在山坡野炊……结果被一位副主任提醒:“你毕竟是老师,要注意形象。”我听不进去,反而“变本加厉”——在一个暑假,我竟然带着学生下重庆、去云南、赴贵州……渐渐地,我不但听到了领导的批评:“带着学生游山玩水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老师,对学生完全不负责任!”还听到了一些老教师的讥讽:“他在显示自己爱学生啊!”
9、要培养青少年与种种不良作为作斗争的精神:我们认为,培养公民与生活中的种种不良作为作毫不妥协的、积极的斗争,这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孩子们看到了浪费现象和随便对待公共财产的行为,看到了懒懒散散、无所事事、阿谀奉承这样一些恶劣行为,却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那是不能容忍的。
10、(1995年9月开学之初,我和两个班的孩子合影。我在哪里?)
11、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之间的智力才能是不平等的。有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这个领域里取得成功,而有的学生则无力在这个领域有所进展,反而屡屡失败,从而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丧失了尊严感。
12、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13、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帕夫雷什中学》第10页)(苏霍姆林斯基)。
14、如果没有童话,儿童的完满的智力发展是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30页)
15、《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写作的短文,文章题目是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想说的一句话,也是作者激励我们每一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说出的一句话。
16、爱是一个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体现。孩子喜欢哪些喜欢孩子的人。这不禁让我反思,我喜欢孩子吗?也许在平时的工作中,自己缺乏了耐心,处理问题时多了一份急躁。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更应该让孩子体会到老师理解孩子,热爱孩子的心。我们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孩子,我们就以最博大的爱与理解去对待孩子,从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17、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给教师的建议》第35页)
18、让每一个从他身边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追求。仅仅凭这一点,他教育胸襟的博大和教育理想的崇高就远远超出了同时代许多的教育家。
19、第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思想的表述非常平易朴实,他善于把非常深刻的道理用通俗而又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让他的著作很容易受到一线老师的欢迎。有的著作,虽然思想也很深刻,可语言也很“深刻”,老师们捧起来就头疼,令人望而生畏,比如最近我读的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勇气――教师心灵漫步》,说实话,我是读懂了的,也同意书中的观点,但这本书句法比较别扭,甚至还有病句,当然,我估计是翻译者的水平所致,因此我断言这样的书很难像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那样长时间地流传下去。
20、三年后,和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成了我《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中最吸引读者的精彩篇章。25年后,这几十个曾让我头疼更让我心疼的顽童长大了,成了公务员、军人、教师、医生、足球教练、摇滚歌手、钢琴师、企业老总……他们又成了我的新著《教育的100种可能》中的主人公。
21、人是世界上一切财富中最巨大的财富。(《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662页)
22、(特别提示:拙著在各网站都有售,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前往搜索购买就是了。我这里就不单独提供链接了。)
23、扪心自问:你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至少沉潜数年,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我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受到了启发,对于学校来说,要有专属的教育品牌,对于个人来说,要有属于自己的教学主张。就说一线教师,绝不能拒绝上公开课,为上公开课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我学校的一位老师,刻苦学习、不断磨课之后,有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最近刚刚被一所私立学校高薪聘请走了。这就是一个老师的价值所在。
24、自从迷上了苏霍姆林斯基,我感觉他时刻都注视着我,目光亲切温柔,随时都在鼓励着我。
25、苏霍姆林斯基作品,本文写的是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妈妈用大量的事实是佩佳醒悟,明白了自己失去的是无法弥补的一天。文章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
26、在充满着体贴和关心的家庭中,永远不会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争执,伤感情。
27、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页)
28、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受到很多启发,甚至可以直接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比如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劳动对精神的培育、重视阅读的教育力量等等,都极具智慧和生命力。
29、通过送诗,陶冶学生情操,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帮孩子找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诗歌中的语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比较易于接受。如:诗歌中有“我发现---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很美,每个孩子都形态各异。”这句话,结合大扫除活动,她表扬了干活主动积极的朱宇川、吃苦耐劳的李阳,写字很漂亮的大部分同学。通过这些事例,她想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美,让每个孩子发现身边的美:有的孩子找到了乐于助人的王思雨的美;有的孩子找到了为班里做好事的张倩的美。发现“美”的过程,不就是触及孩子心灵的过程吗?
30、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而且还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31、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ID:pep-weixin)
32、当然,这一切都是对真心热爱教育的教师说的。否则,就是对牛弹琴。
33、▪ 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
34、——以教师的热情点燃孩子的求知火花,杜绝死记硬背,焕发孩子们的智力自尊;主张“没有惩罚的教育”,全力保护孩子的自尊;
35、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36、真正的教育,不是从高处降至地上,而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是登上,而不是降下来。不要过分迁就儿童,不要适应儿童兴趣的“局限性”,而是要做一个聪明的导师。(第二卷826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37、只有在受教育者尊重自己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自我教育。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他对你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就越听得进去,接受得快。如果学生缺乏自我尊重他对你的教育和规劝就会充耳不闻。
38、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直击当下中国教育痼疾、最具针对性的就是这些了:
39、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当完善地掌握规范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言语中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教育的支柱。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思想、信念和教诲进入儿童的心灵。
40、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满载着鲜明的个人情感、热情、担忧和疑惑。我们作为教师,不仅应该读懂这本书,还应创作这本书。
41、想到这些,不禁使我想到我的学生小健,小健是有着高高的个头,忧郁的大眼睛男孩。刚升入初中时,我看到他的成绩单都惊呆了,他不但科科不及格,甚至有的学科居然得个位数,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真不知该如何进行教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牺牲很多个人时间,为他无偿补习,但收效甚微,他不但成绩总是倒数第劳动也不积极,对待班级的各种活动更是冷漠,所以,同学们慢慢的开始疏远他,有时候有人还会嘲弄他,我在给他又补习,又经常谈话都不见效后,也有些泄气,觉得他简直是无药可医,甚至都有想放弃教育他的想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在修自己的桌椅时神情的那份专注、自信,动作的一招一式,有条不紊与课堂上呆若木鸡的他有天壤之别,于是,我灵机一动,决定聘请他为班级的备品维护员,让他有机会发挥这个特长。我还特意带他到学校后勤韩老师处,学习修理桌椅的各种方法,他学的很用心,还会不时的向韩老师提出问题。从那以后,班级的备品一有损坏总会被他及时修理好。同学们看到他手艺高超,桌椅出现问题、甚至一些常用的小物品出现问题,都会求他帮忙,他总会热情的相助,于是,他和同学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他那忧郁的眼神变得明朗起来。我趁热打铁又提供给他很多参与活动的机会,他一改之前的冷漠,热情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于是运动会上有他快速吹气球无绳系气球的身影,班级搬家时,有他打理班级物品装箱打包的身影,跳绳比赛场上,有他灵活跳动的身影。
42、从读第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开始,我就不止一次痴痴地想:如果苏霍姆林斯基还健在,哪怕跨越千山万水,我也要去见一见我崇敬的教育导师和他的帕夫雷什中学!
43、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773页)
44、孩子们整个夏天赤脚走路,下雨天也是一样。(《给教师的建议》第387页)
45、1995年,机会来了。当时我刚刚送走高95届一班,因为这个班高考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辉煌成绩,所以我也就被许多人认为是抓“应试”还“有两下子”。学校为了留住“优质生源”,安排我教初一“实验班”——其实就是由全年级成绩最拔尖的学生组成的“重点班”,然后将这个“重点班”一带六年,送到高三。但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实验,于是我给学校提出:能否在同一次分班考试中,将最差的学生编一个真正的“实验班”,以集中精力“因材施教”,探索教育“困难学生”的规律?最终学校采纳了我的建议:组建了一个集中全年级“差生”的“实验班”。那几年,我一个人同时担任两个分别由“优生”和“差生”组建的“实验班”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学生总数131人。
46、苏霍姆林斯基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留给我们的教育名言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苏霍姆林斯基的100条经典名言,欢迎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名人名言栏目!
47、如果说,“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么,“教师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学习,这对于个人(教师本人和他教的孩子)是真正的威胁。”这是我说的。
48、特别强调共产主义道德知识的教学,培养共产主义道德信念。
49、只有当每个少年从教育者那儿得到“活水”,他们的才干才能发挥出来。(《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43页)
50、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51、我们通常把“劳动”称为伟大的导师。(《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341页)
52、正因为教育者能够使用明智的、真挚感人的.语言,正因为教育者要求言行一致,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我们才能培养出爱国主义者。
53、真正的爱情,这意味着不仅是欣赏美,而且要培植美,创造美。(单行本《爱情的教育》7页)
54、所以我后来说,真正的阅读应该是作者和读者的“互相照亮”。
55、每个教师不管他教哪门课,都应当是一个语文教师。(《帕夫雷什中学》第91页)
56、具有执著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工作富有鲜明的独创性和革新精神,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陋习,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57、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58、我不仅自己追随苏霍姆林斯基,还“专横”地向我周围的年轻同行推荐这位迷人的教育家。我当时担任乐山一中教工团支部书记,于是,我“以权谋公”地“独裁”了一回:自作主张地从天津人民出版社邮购了20来本该社出版的苏霍姆林斯基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所有团员教师人手一册!
59、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给教师的建议》第98页)
60、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61、我们不停地让孩子积累好词佳句,但学生的语言大多数都是苍白的,词不达意,很难写出流利明白的文章。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没有让孩子头脑中那些积累的词汇活起来,变成自己的思想输出去。孩子只是在接受,没有创造,这些词汇就像笼子里的鸟,没有自由,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力量;它们是一支干枯的花朵,没有颜色,也没有芳香。这就需要我们在孩子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在孩子的脑力劳动中,引导孩子借助词汇来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教师要用美的语言给孩子开启一个无限美的世界,引导孩子不仅欣赏而且参与创造这个世界。
62、使一个人想成为好人,想竭尽自己全部力量,在集体中树立自己,显示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的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这就是我们需要做到的。
63、在这篇文章中闫老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学的论述,“教学,这只不过是广义概念的教育这朵花上的一片花瓣而已。教育中没有主要次要之分,犹如在构成美丽花朵的许多花瓣之中没有主要花瓣一样。”闫老师用这句话引起我们每位教育者的深思: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短视与功利行为泛滥的教育行为中,我们教育者在行使教育职责时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该是什么?
64、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活生生的教育工作: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一切好的东西背后都是巨大的劳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所从事的活生生的教育工作:一天从一堆沙土中淘出一粒金子,一千天就能淘出一千粒金子。
65、人们经常听到关于教师应该这样那样的许多要求。譬如说:教师应该好好备课;教师在走进教室时应该把一切个人的和家庭的苦恼和不幸丢在门外,面带笑容站在孩子们面前;教师应该善于找到通往每个孩子心灵的门径;等等。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一点就是我们(校长、党组织、社会各界)应该给教师一些什么。例如:为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创造环境和条件,使他不要白白地耗费精力和宝贵的时间,去做那些琐碎无用和妨碍他的创造性努力的事。(《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赵玮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6月第一版第80页)
66、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67、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给教师的建议》第231页)
68、重要的是要用志向鼓舞人:在我们艰难的事业中,一个最棘手、最难以捉摸的工作,就是用志向去鼓舞人。……志向是同一个人对自己的约束,给自己的承诺,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相联系的。
69、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
70、一个人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世界,从而获得了最高的乐趣――进行创造的乐趣,劳动的道德意义就在于此。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教育。如果少年们不是从童年起就习惯于劳动,那么对他们来说,就谈不上什么劳动的乐趣。(第三卷633页《公民的诞生》)
71、在1949年之后很长的一个时期,中国教育是被苏联理论覆盖的。50年代曾任苏联教育部长的凯洛夫的《教育学》,是全国师范院校的官方教材。其实质其实是杜威之前、19世纪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它被表达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这样“三个中心”。这一苏联教育的金科玉律,成为当前中国新课改的主要对象。80年代之后,随着杜威、陶行知等教育家的重新回归,新一轮的“西学东渐”,教育重建引进的主要是美国的教育家;前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维果茨基、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等等也进入了当代中国。赞可夫、维果茨基、巴班斯基的影响主要在教育理论界;对基础教育、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影响最大的,当推苏霍姆林斯基。其译著种类繁多,一版再版,著名者如《给教师的建议》、《给父母的建议》、《帕夫雷什学校》、《育人三部曲》(包括《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和《给儿子的信》)等等。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如此之大、越来越大,所谓苏氏的“发生学”,已然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教育课题。
72、《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是苏霍姆林斯基作品,2009年3月1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73、的确,如李镇西言,“帕夫雷什中学是宁静而朴素的”,也许,这才是最难以描摹追寻的重要“特色”。
74、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祖国,也就失去了个人的一切。(《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668页)
75、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
76、◆ 校长陪孩子坐在地上,竟为这件小事!他的一番话惊醒无数老师家长!
77、更多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尽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给教师的建议》中,新的一年,让我们从经典中寻找教育的真谛。
78、教育不是长辈的断然命令和晚辈的恭顺服从,而是长辈和晚辈参与其中的紧张和复杂的共同精神活动。
79、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608页)
80、在跟孩子们谈论构成良心、羞耻、义务、责任的意义的一切真理时,应当说得细致一点,亲切一点,而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启迪孩子们的良心,召唤他们用良心去从事某种活动。启迪良心,这意味着相信、信赖。(第二卷359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81、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是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我的学生学习时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观察、思索、谈论、感受劳动的欢乐,并为所创造的一切而自豪;为人们创造美和欢乐,并在这种创造活动中获得幸福;赞赏大自然、音乐和艺术的美,并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把他人的痛苦和欢乐放在心上,像对待自己切身的事情一样对待他人的遭遇――这就是我的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
82、我以后几十年关于民主的教育思考和探索都是从这个朴素的观点开始的。
83、再问问自己:你是否能够拥有自觉意识,主动出击,不断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给自己创造机会?很多时候,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永恒的真理。平庸之人随波逐流,在等待机会,出类拔萃的人则会寻找并获取机会,让机会真切实在地为自己服务。
84、他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是一位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
85、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小学语文班导师,特级教师,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校长,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擦星儿童绘本阅读”课程创生者与主持人,多年来潜心于学校发展、课程改革、儿童阅读推广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2006年度“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出版有教育教学专著《教育阅读的爱与怕》《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给教师的阅读建议》等。
86、一本智慧丰富的、有鼓舞力的书,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教育的艺术》第178页)
87、离开墓地时,我回头望去,原野之上,蓝天之下,苏霍姆林斯基的雕像顶天立地,他那深邃的眼睛,正注视着我……
88、苏霍姆林斯基总想和孩子们呆在一起,跟他们同欢乐共忧患。他说,这种亲昵感乃是教育者的一大幸福。他常常同孩子们一起去劳动,或到家乡各地区去远足,帮他们享受一些不可多得的欢乐。他认为: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鸣,那么我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
89、教育才能的基础,是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要知道,我们面前的这个人才刚刚开始生活在世界上,我们可以使这个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压制、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容忍儿童的弱点。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用心灵去认识它们,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重要的,不应对它们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