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号是靠什么抗压的
1、深海水压很大,材料必须耐压;在海水高盐环境中,材料必须耐腐蚀;海面下复杂的水流会冲刷,因此材料还必须耐磨……不仅如此,当材料附着在主体结构外面时,还必须考虑到不能从主体结构上脱落,考虑到整体的比重分布,考虑到外观的流线型设计,等等。(奋斗者号是靠什么抗压的)。
2、这项项目之前被称为“万米载人潜水器”,这个潜水器的名字一直用到了2020年4月26日,也是从这一天,万米载人潜水器征名活动正式开始,这场活动一开始,各界网友界大秀绝活,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才艺大比拼后,从万余“绝活哥”的笔下选出“奋斗者号”这个名字作为这个“万米载人潜水器”的名字。
3、电磁波也很难穿透海水,所以难以用来探测海底。海水平均深度为3800米,遥感技术也难以穿透。
4、“我们团队一路从‘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走过来,积累了丰富的下潜经验,对设备性能也非常熟悉,下潜即将突破万米,心情有些激动但并不紧张。”
5、由于中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在某些环节犯了错误,那就是闭关锁国的错误思想让中国落后于美国一百年,这对中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我们为自弥补了很长一段时间。近些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在预示着中国这头东方沉睡的巨狮正在慢慢的苏醒。在落后于其他国家的那段时期里面我们经常会被他们所欺负,技术的垄断就是他们隔绝我们的第一步。针对于外国对我国的技术垄断,我们暗自发奋图强并下定决心:我们一定要发展起来才能够不被他国的技术垄断,而只有真正的技术掌握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才能够跨出自信的第一步!
6、看前方发回的照片,三个潜航员在海底吃的是炒面+煎蛋,我总觉得他们应该吃——“海底捞”^_^!
7、在开口的饮料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戳几个小孔,然后往瓶里注满水,水会从侧壁的小孔喷出来。从下面小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这是因为液体内部越深处,液体的压强越大。
8、7000米水下,钢板会像纸一张柔弱。此处压强相当于用手掌托起7辆10吨重的卡车。
9、我是五年级7班的徐晟棋,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d史的感悟。
10、a. 将ROV 与微生物采样器和实时图像传输系统集成并调试
11、第二题:1980年哪些城市和深圳一同被设为经济特区?(多选)
12、第一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哪一年?
13、专家组之所以评选“奋斗者号”作为这款潜水器的名字,是因为“奋斗者号”符合时代精神,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不懈的奋斗,成就了奋斗者号的诞生。
14、第二题:一大代表们是在嘉兴什么地方完成会议的?
15、大钢球非常重,根本漂浮不起来,只能建造一个大油箱,里面灌满了汽油,用上万加仑的汽油产生的浮力来吊住这个大钢球。这艘深潜器还带了很多铁沙子,用电磁铁牢牢地吸住。万一出了故障,没电了,电磁铁就会释放,扔掉这些铁沙子,快速上浮。说实话,这个结构其实就是把氢气球的结构移植到了水下。毕竟这是皮卡德家族的家学渊源。
16、1000米的深度,如果温度低于10℃,连甲烷气体都会形成水合物——这就是可燃冰。
17、www.seedasdan.org/xlabchina/
18、 有人这样给载人舱技术做过形象的比喻:如果说“奋斗者”号载人深潜是深海科技的喜马拉雅山,那么载人舱技术则是深海科技的珠穆朗玛峰。
19、问题一:2021年7月1日,什么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20、关于版权: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1、大导演詹姆斯·卡梅伦拍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接触到了俄罗斯的深潜器和平号,他爱上了深海探险,于是他自掏腰包专门制造了一个单人潜水器,钛合金球只有1米的直径,算是比较便宜的。他是第2批、第3个下到1万米深度的人。但是他也是看一眼就走了,无法开展科学考察工作。
22、“不负光阴,勇敢前行”——凤山小学红色献礼建d100周年系列活动之“红领巾学d史”第十二期(砥砺奋进新时代)
23、大胡子可以彰显男性魅力?!达尔文,你怎么看?
24、看似平静的海面下凶险异常。海水因盐度、温度、密度存在差异,会形成水下界面,称为跃层。界面大家并不陌生,海面是海水和大气的界面,玻璃表面是空气和玻璃的界面。说句笑话,我们的脸面其实就是空气和我们脸的界面。当光由透明介质照射到不透明介质的界面时,比如光由空气照射到平面镜的表面,一部分会反射到原来的介质(空气)中,遵守光的反射规律;一部分被平面镜表面吸收,导致温度升高。如果是光斜射到水面,除了反射的那部分和吸收的那部分,还有部分折射到水下。声音也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但是在海面下,情况就复杂了。海洋内部的密度界面受到外部扰动时,会发生内部波动,即内波,与海面波相对。海水密度的层间变化很小,跃层上下的密度差约为0.1%,只要有很小的扰动,就会产生内波。海洋中内波分布广,随机性强,波速较小,波长范围会从几十米到几十千米,振幅会从几米到百米。内波界面的两侧,有很大的海水流速差,从而对水下物体产生很大的剪切力,甚至可以让钢缆断裂。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沉没,艇上129人无一生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潜艇沉没事故,很多专家怀疑就是内波在作祟。
25、海面下洋流环境复杂,波浪共振、浮体结构共振响应还会导致深潜器的升降、晃荡、扭转,涡流振动、湍流振动等还会诱发深潜器外壳材料疲劳破坏,等等。
26、毫无疑问,“奋斗者”号的成功下潜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世界范围内的深海探测事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前路漫漫道阻且长,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与探索。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深海,利用深海。
27、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拼搏号”今天完成了1万米深海试验,首次抵达世界海洋最深点,下潜深度达909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海潜水的新纪录。今天下午(北京时间),完成海底作业的“奋斗者号”浮出水面完成打捞工作。三名水下工作人员成功地逃出了太空舱。
28、不潜水的日子,一起靠潜水电影、海洋纪录片续命
29、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敢迈出自信的第一步。
30、王芳博士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07-2008年在韩国釜山国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她同时也是知名学术期刊《OceanEngineering》的副主编,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及重要学术委员会委员。她长期从事载人潜水器安全性评估技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疲劳性能和极限强度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31、但“深海挑战者”号球舱太小,连6岁的儿童都很难站直,为了能在里面连续待上6个小时,卡梅隆甚至要专门练习瑜伽。
32、第二点 鸡蛋的形状空间大,为了保证载客量,载人舱要足够大
33、“奋斗者”号深潜,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设备、电缆、仪器在海水中的防腐问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问题,锂电池的温度升高问题,等等。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理解也会越深刻。深海蕴含丰富的资源,深海隐藏着太多的秘密,我们对深海了解还很少。在海洋强国目标的激励下,我们“深潜、深网、深钻、深渔”的技术必将不断进步,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能为全球海洋开发事业作出原创性、奠基性贡献。
34、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于北京时间今天凌晨4:50左右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始下潜,船上有三名船员。7点42分,拼搏者突破了一万米的障碍。在“探索一号”的支持下,深潜队热烈鼓掌。
35、到现在为止,深潜器普遍采用的还是这个办法。普通潜水艇是靠高压空气吹除水柜里的水,但在1万米的水下,想把水吹出去,力气根本不够,只能靠抛弃配重来实现上浮。特里雅斯特号想要微调浮力,靠的就是那一大罐子汽油。浮力大了,就放掉一点汽油,灌进一点海水。浮力嫌小的话,就丢掉一点铁沙子。总之就是达到浮力和重力的基本平衡,剩下的事儿交给发动机和螺旋桨来控制。
36、人抱着一块石头,可以顺利地潜到水下。如果我们想浮起来,只要把石头丢掉就行了。丢掉石头后,浮力减小得不多,但重力减小了很多。深潜器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只不过带的不是石头,而是压载铁。“奋斗者”号身上装配了4块压载铁,总质量将近2吨。当“奋斗者”号准备上浮时,它会抛掉2块压载铁,上浮就容易得多了。由G=mg=2×103kg×10N/kg=2×104N可知,2吨的压载铁都抛掉的话,深潜器可多获得约75×104N的额外浮力(压载铁本身所受浮力约为2500N)。
37、上图所展示的就是海底的景观,我们大家都知道,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其中超过2000米深度的深海区域,占据整个海洋面积的84%。也就是说,地球一半以上的区域是被深海环境覆盖的。也因此,丰富多样的海底生物资源、储量惊人的可燃冰等能源资源、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深海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也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宝地,未来可能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