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感悟
1、赵普去世后,家人打开他的箱子,发现只有《论语》二十篇。后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来评价他。
2、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因此孔子赞扬他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孝道。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看齐)有道而正(形容词动用,匡正、端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6、(注释)可以跟他说的,却不跟他说,就会错过值得交往的人;不可以跟他说的,却跟他说了,就是说错话了。聪明人既不会错过值得交往的人,也不会说错话。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9、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0、在做人方面,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就是说,我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出门在外要言行谨慎、诚实可信,对人要有爱心,要亲近有道德的人,向有道德的人学习,这样,我们才会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爱心、守信用的人。
11、承,奉也。受也。——《说文》格,木长貌。——《说文》
12、《论语》第一章讲“学”与“习”,值得思考。“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开头就讲“学习”并且学了还要不断练习,还有很多的乐趣。
13、结合民革的工作,我的感悟是要不断增强制度自信,不受外部势力的影响,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勇于自我革命、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14、(注释)聪明人喜欢流动的水,仁者喜欢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快乐,仁者长寿。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7、为人之道,贵在真诚。自懂事以来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处世圆滑,左右逢缘;有些人巧舌如簧,善于奉承;有些人耿直憨厚,善良朴实;有些人刻苦兢业,舍已为公;有些人无为颓废,胸无大志。这些类型,我觉得都和自己对不上号,我自己却是挺喜欢真实,不太会耍弄心机,也不善于推卸任务,也许源于老师对我的教导:做一个真诚的人。真诚是搞好人际关系的良方,与人交往,不虚伪,不矫饰,真诚地面对每一个人,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我想他人也会热情地接受你。
18、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9、走进《论语》,跨越时空的障碍,何其有幸见到了和蔼可亲的孔子和他那些勤勉好学的弟子。我听见了孔子对我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看见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学术讨论,互相交换自己的志向,我感受到了孔子及其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身严格的要求。我便向孔子提问说:“怎样才能做一位君子呢?”孔夫子一缕胡须,呵呵笑道:“君子不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与孔子交谈一番后,又看到了他的门生曾子,他一边走一边吟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诵完后微笑着看着我,我猛然醒悟,他是在叫我每天反省自己过错并加以改正,我谢过曾子,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正坐在路边若有所思,心想此人一定是颜回了。便不由得低吟起孔子的那句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情此景,孔子之言不虚啊!所有的身外之物都抛诸脑后,只想着去提高自己的学识和学养,我暗暗记下这一幕,不去打扰颜回。遨游在仁爱的海洋里,我不能自已。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23、孔子认为,要学习,首先应当提升自己的素养,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的人,在父母身边要孝顺父母,离开家要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只有自身素养提高了,在学文化知识,这样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5、出自《论语》:“见贤思齐焉”。解释:“贤思”这个名字对于男孩来说,十分大气,也让人直白的感受到这个男孩的魅力好,气质好。是父母在告诫自己家的男孩,要向品德高尚的人、才学丰富的人学习、虚心请教、善于思考的意思。
26、(老师感悟)这段文字让我们看到孔子在对待男女爱情的一事的态度,能在爱情中看到中庸之美。并不是后世儒学阐释的那样,严酷地禁止自由恋爱,这才是孔子的儒学本来的样子,非汉代儒学,更非宋明儒学。
27、今年暑假,我读了《经典诵读国学课本2》,里面有诗歌和《论语》选读,比如《别董大》、《望庐山瀑布》、《枫桥夜泊》、《弟子入则孝》、《知之为知之》等。这些古诗文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更教会了我做人做事和学习的许多道理,其中《温故而知新》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0、(注释)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31、选自《论语·卫灵公》。(译文)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32、147高中生寒假经典诵读课《论语》,背名句,学文言,师生写感悟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34、(注释)君子一切求之于己,小人一切求之于人。
3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6、可以说,《论语》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基石,是中国人一生必读的书,是排在第一位的必读书。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入理解把握孔子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38、(注释)勤勉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39、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条件优越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奋发有为的人。
4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4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4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4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认为)谄也(判断)。”
4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5、刘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让中学生阅读《论语》的育人价值,更加坚定了我让学生阅读《论语》的信心。我打算在下个学期的高三教学过程中,用十周左右的时间,带学生读完《论语》。大体做法如下:以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为学生用书的底本,人手一册横着读《论语》,每周读两章,摘抄5—10则,并撰写读书札记。以钱宁的《新论语》为教师用书的底本,每周固定一课时,分专题开设《论语讲座》,深入阐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论语读后感范文11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中来认识他。
4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4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48、② 三毛: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
4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0、后来,在我无意间翻阅《论语》时,看到了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沉思了很久,忽然茅塞顿开,明白了许多道理。
5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5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3、(老师感悟)这是君子道德修养的一些具体要求。在今天这个异常浮躁的时代,我最欣赏的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是在告诉所有有修养追求的人,应该放弃物质享受,注重重塑自己的道德。重视精神世界的提升,放下物质世界的享受,这是大道德的一个准则。
5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55、(老师感悟)看着这段文字,让我们看到了孔子的幽默智慧。有人讽刺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问。他却用,我什么都问,谦虚求教,恰恰是懂得礼的表现。一个大的学问家,恰恰如此,越是懂得多,偏偏学得仔细。小河之水总是哗啦呼啦,就是太少;大海之水总是平静如镜,就是太多。
56、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57、(注释)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劝导他,不听就作罢,不要自讨羞辱。
58、145 高中生寒假经典诵读课《论语》,背名句,学文言,师生写感悟
59、141 郝玲君:高中生寒假写作课程——挖掘名篇名作中的写作手法“衬托”(上)
6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1、《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62、144 高中生寒假经典诵读课《论语》,背名句,学文言,师生写感悟
63、(注释)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6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5、(注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6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7、《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
68、(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0、我认为孔子对国家有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人。论语读后感4在我读的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论语》中《季氏十六》那篇文章。它说人可以分成四种;一种是生下来就懂得的人;一种是经过学习才懂得的人;一种是经过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才懂得的人;最后一种是要经过刻苦努力学习才能懂得却偷懒不肯学习的人。
7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72、眼看时局纷乱,孔子有心出仕济助世人,但他却绝不肯违背道义和原则,绝不委屈求官。虽然屡屡受到只求洁身自好的隐者嘲讽,他毅然不消极,仍抱持积极进取的精神态度,努力推行正道。
73、学习、和朋友交往,不都是很快乐的吗论语读后感15本文中有一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与此很有些相似之处,都强调优秀的外在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
74、这句话的意思是:“由呀,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明智呀!”论语读后感范文6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7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6、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7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论语中的经典哲理名言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7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