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这个名单对于中国文化,已经是最为精简、最为概括、最低限度,所以完全称得上必读。其中每一部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领悟,但你首先需要知道它们的主旨内涵,以及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到底意味着什么。
3、 佛学时国学的一大源泉。佛,传于印度,盛于中国。现在大乘各派,印度全绝;正法一派,全在中国。我们的禅宗,是可应用的佛教,在世间的佛教。印度人学佛,也只能来中国。佛所讲的宇宙精微,的确在儒家之上。儒佛略有不同,就是一个偏现世的多,一个偏出世的多。《心经》是般若部经典的核心,也是佛学和禅宗的精华,解心经,通佛理,是学好国学的必备根基。
4、总之,一般选择国学经典可以根据自己的国学水平和阅读需求根据不同书籍的质量和版本等综合因素来选择出版社,权威的标准优质内容为王。
5、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书。
6、《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7、 该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忠而被谤,遭遇不幸,在人生的低谷中,他把历史的书写作为自己最后的奋斗、挣扎与控诉。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历史的记录中,思索人与命运的关系、历史发展的规律,给出了独具特色的解答。《史记》不仅有宏阔的历史画面、激烈的思想探索,也具有高妙的文学造诣。司马迁的史笔变化万千,极尽精彩,写人则深入骨髓,叙事则如在目前,抒情则令人垂泪,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10、张洪18030807075 李超15680976885
11、孟子是孔子道统的最好继承人,其学说囊括和发展了儒家的思想精华。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孟子这个人的气质,准确说是气概。
12、阅读的方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从春秋战国诸子并起,中国历史虽然朝代兴替,世事沧桑,但中华文化却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是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人类文明史的明证。
13、 《常礼举要》是李炳南教授从中国古代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中摘録的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需要知道的礼节。全文共分十二章,分别为: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众、馈赠、庆吊、称呼。
14、这本书里塑造演绎的人物,无不鲜活生动、让人难忘,为我们揭示出的则是成败祸福的千古不易之至理;“通古今之变”,历代兴衰更替之道,在人物命运和时代变迁的轮回循环里,也展现得清清楚楚;“成一家之言”,这不是单纯的自谦,更是在看尽兴衰成败后的一份对天道的敬畏和对命运的超然。
15、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
16、3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17、《论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是孔子浩瀚磅礴的人生境界的全面展现。在《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人生之旅,也体现出他对于人伦、教育、社会、历史、哲学、政治、自然等领域的全面思索。在《论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孔子,在某种意义上,孔子给我们展现出一种希望:平凡的生命,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反思,能够达到至高至正的境界。
18、第14部《论衡》王充 (东汉27-约97)
19、《尚书》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
20、《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21、 《菜根谭》是明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被认为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正心诚意、修心养性、涵养品德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力量。这本书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通过简易的诗句和警世的喻言表达出来。读来使人心旷神怡,又感慨万千,想必是作者饱经世事沧桑后的深刻体会。所以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22、 (文字来源于网络)
23、《礼记》为儒家者流一大丛书。《礼记》之最大价值,在于能供给以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者流,尤其是荀子一派学术思想史之极丰富之资料。————梁启超
24、传播:国内、外艺术名家|艺术品收藏|文学|音乐|视觉
25、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6、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27、《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28、“道可道、非常道”,天道系统是难以用文字完善表述的,却可以用符号系统完美模拟,而易经卦爻符系统正是对天道系统的完美模拟,其中精义,究之不尽、用之不穷。中国文化中重视这个符号系统的流派也有,却多落于占卜、风水等术数,实在是把易用小了。
29、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讲述的全是纯洁的思想、高尚的行为。在艺术形式上,《诗经》还略显粗糙,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但却篇篇都是正能量,是涵养精神最好的诗歌,其后的唐诗宋词,虽然在艺术形态上达到了巅峰,但这方面却远不如《诗经》。
30、《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31、第1部《论语》孔子(春秋公元前551-前479)
32、《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是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33、《庄子》又名《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34、第20部《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
35、第22部《苏东坡全集》苏轼(北宋1037-1101)
36、第28部《读通鉴论》王夫之(明末清初1619-1692)
37、佛教源远流长,经典浩若渊海,这要看你如何去领悟。
38、国学大师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曾为中国人开出7部必读经典,被称为“中国文化七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39、《周易》《老子》《诗经》《论语》《庄子》《孟子》《史记》《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4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家之言,不喜勿喷!感恩理解!
41、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42、第7部《韩非子》韩非(战国公元前280-前233)
4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44、《庄》、《列》之文,播弄恣肆,鼓舞六合,如列缺乘踽焉,光怪变幻,能使人骨惊神悚,亦天下之奇作也。——屠隆《文论》
45、涂惠敏13795723402 王芳18780195083
46、 这里介绍的10部国学名著,是国学经典中的经典。每一本著作的背后,都站立着一个杰出的智者!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当从国学经典开始!
47、第16部《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约365-427)
48、《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49、《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50、经中字字句句都妙意无穷,值得一再玩味,体悟不尽。而说到底,是落在三点真谛上——无念,无相,无住。无不是没有、拒绝、压抑,而是不执著在意,须超越跳出,以达到六祖所说“道须通流”、通流即道,一旦执著就会滞住自缚,违道是违在这里。无念是对自心,无相是对外物,无住是对行持;有内有外,有分有合,有知有行,而处处不离于空无之本体。
51、第17部《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403-444)
52、《菜根谭》是明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被认为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正心诚意、修心养性、涵养品德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力量。这本书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通过简易的诗句和警世的喻言表达出来。读来使人心旷神怡,又感慨万千,想必是作者饱经世事沧桑后的深刻体会。所以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53、4月19日--21日 共同体研讨会在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校召开;
54、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5、这种气,来自于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便是浩大的正气,所谓浩然正气。读《孟子》,除了学习体悟儒家智慧,更是熏染存养孟子这种中国几千年历史中难得一见的天地正气!
56、第12部《史记》司马迁(西汉约公元前145-前87?)
57、学龄前孩子必读的六部国学经典六:《声律启蒙》
58、 《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59、 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
60、6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61、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62、 杜甫被称为“诗圣”,和李白一起,是中国古诗创作的两座高峰。他的诗句工整而富灵性,有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6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孔子
64、《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65、《六祖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行迹和说法记录,由弟子法海记录。禅宗是在六祖大师手中真正发扬光大的,他实际是禅宗真正意义上的祖师。这部书,在中国高僧著作中是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在佛教传统中,只有佛所说法能称为“经”,其他高僧大德的著作只能称为“论”。
66、《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