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对爱情的理解
1、最令研究者感到震惊的,就是这类男性所表现出来的想要拯救自己心爱女人的冲动。 (弗洛伊德对爱情的理解)。
2、我想不出比获得父亲的保护更强烈的儿童需要。
3、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带来真正的成功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4、这就是将人看得很透的句子,人不能没有本能的愿望,如果没有本能愿望,那么就不如动物了,动物也知道生存,知道优胜劣汰,也知道弱肉强食。
5、笹本恒子,摄影师、服装设计师、鲜花设计师、珠宝设计师、作家等,一生都在工作。她说正所谓技多不压身,学到的东西,早晚有一天会派上用场。所以每一次行业的转变,她都能很快适应,拥有工作的能力。青年离婚,中年再婚,71岁失去伴侣,96岁陷入爱河,她说无论何时都保持微笑,即便内心感到悲伤,爱笑的人总会有好运气和好人缘。因为心中有爱,一直在爱,所以一生都充满了爱。71岁再次出发,到百岁出书,办展等。她说过去的女性,生活在极端苛刻的男尊女卑环境里,即使那样也能拼尽全力,让才能之花绽放,我觉得非常了不起。因为工作和爱的融合,她才有了如此精彩的人生。走过百年人生,她还不想告别,她说:我觉得总有想见的人,总有想去的地方,要满怀好奇地爱这个世界,让剩下的生命不留一点遗憾!想做什么就去做,只要好奇心还在,无论多少岁总是能有新的开始。
6、弗洛伊德对宗教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自传中他特别强调自己对于宗教心理学研究做出的贡献。他指出“我自己对于我在宗教心理学方面的贡献,评价极高。”在《弗洛伊德遇见佛陀》一书中作者对东西方的心理学进行了整合研究,用精神分析和佛教来谈论欲望。
7、爱情之所以动人心魄,之所以美好,主要不是由于情欲,而是由于这种精神内容之丰富。
8、如果我真的爱上一个人,那么我也一定爱所有的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
9、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
10、爱是一门艺术。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撒下种子,爱是人的本能。但让我们感到悲哀的是,这种本能正在随着社会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渐渐的退化,与我们生命的本质渐行渐远。如果我们对自己及自己所生存的社会进行反思,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道德和良性的社会关系正在以爱之名渐渐消融。爱变成了一个标签,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爱是我们生命过程的体现,更是体验生命过程的通途。学习爱的知识,修炼爱的艺术,在爱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摆脱人性和社会的局限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我们爱,不是仅因为我们值得,更是因为以爱之名让一切完整。
11、弗洛姆在书中对弗洛伊德的引用是最多的。他有些反对弗洛伊德的地方:"弗洛伊德的一个错误,那就是他认为爱情只是性本能的表现和升华,而没有认识到性要求是人渴望爱情和与人结合的一种表现。"两相比较,我倒是觉得弗洛伊德更正确。其它也有好多地方谈到弗洛伊德,当然不是全然反对的:"人们指责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他们这么做常常是为了否认弗洛伊德学说在传统观念圈子里引起反对和批评的那部分理论。但是性风俗在这五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在中产阶层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惊骇。""温柔绝不是如弗洛伊德所说是性本能的升华,而是博爱的一种直接表现,既表现在爱的生理形式中,也表现在爱的非生理形式中。""在现代思想中,斯宾诺莎、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提出同样的原则。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重点已从正确的信仰转移到正确的生活道路。
12、笹本恒子,她如果像大多数日本女子一样,很早就结婚生子,没有工作,经历离婚,没有爱的支持,那就不会有她璀璨的人生。
13、其实爱情这种东西,很可能根本不存在有这么一句话,一见钟情,只不过是见色起意,两情相悦也不过是因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所谓的爱情只存在于文人的笔下,所谓的爱情只存在于那些对爱情有幻想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当中,爱情不过是一种玄之又玄,很可能根本不会存在的东西。
14、刘雪松老师通过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爱情,好的爱情是你透过一个人看到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15、不要去了解女人,因为女人都是疯子。——弗洛伊德
16、弗洛姆这句名言,就将人性分析得很透彻,我们现实中,很多时候,别人跟我们开玩笑,真的都是有认真的成分,很多时候,是我们得罪了他,不然他也不会拿我们恶作剧,开玩笑。
17、 四是威胁恐吓。她可能会伤害自己或是伤害对方,或者不顾一切地去败坏自己或对方的名声,对自己或对方施暴,甚至以自杀作为威胁。她的意图就是失去这个男人,也无法活下去。
18、“导员来啦”是工商管理学院推出的青年导员论坛。第二季“导员来啦”于2016年10月正式开讲,每周一期,每期一个话题。论坛的创设以“分享激活思维”为宗旨,选题广泛、角度新颖,鼓励思想个性,重视心灵启迪。论坛让导员充分展示人格和学识的魅力,让学生收获更多人生和成长的感悟。
19、这种对爱的无条件要求还与嫉妒连系在一起,这些女性恪守的信条是“你必须只爱我一人”。任何必须与他人分享的爱,都会因此立刻丧失其全部价值。
20、对年轻人来说,除了对抚爱体会不深以外,对其他四种爱都是有所体会,尤其青春期以后特别感兴趣的是性爱。
21、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22、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23、你或许认为:能说出“我爱你”,大概不可能会是自恋吧,不然那个“我”与“你”就显得荒谬极了。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在生命的初期并没有明确区别“我”与“你”的意识。对于婴儿来说,照顾者(例如父母﹚甚至世界跟他都是一体的。这是因为婴儿时期(甚至更后期的成长阶段)的“我”所欲求的(通常是基本生存条件,如吃、喝、睡)皆可以满足,在这个状态下,关于“我”与“你”(即照顾者)的意识并未充分展现。弗洛伊德指出,要明白“我”与“你”(即“别人”)意识的发展过程,就要着眼于两种本能间的冲突。
24、想要,得到了,很容易就得到了,那么下次就不想要,甚至好久就不想要。这就是为何很多人从刚开始很爱彼此,爱到最后彼此很厌弃,就是因为不懂得克制。
25、于是,拯救动机与恋亲情结的这些所有联结,都旨在拯救所爱的人,这成了我所讨论的这种类型爱的重要特征。
26、而我们今天所谈的自恋,就在上述这种理解“我”与“他人”的脉络下建立起来。要理解自恋这种现象,爱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为何你选择我?你爱我什么?可能是每对恋人都问过的问题(当然也伴随着最说不清、讲不明的答案)。
27、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的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弗洛伊德
28、我们之所以不是响尾蛇有两个原因:第我们父母都不是;第我们不住在沙漠的中央。
29、1912年,荣格出版《转变的象征》,并脱离了精神分析协会,和曾经的教父老弗爷正式走向决裂。
30、这一时期儿童能分辨两性了,产生对异性双亲的爱恋和对同性双亲的忌妒。
31、我们总是口误去伤害一个人,很多时候,也会得到别人做出其他事情来自卫,所以我们也不要拿口误当挡箭牌把人家当傻子。我们自己也不要傻,当有人口误时候,我们心里要清楚,要明白,很多时候,是我们得罪理他。
32、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薄薄的书。
33、退缩:不是从人群中隐退,而是指脱离他人,不让别人对自己的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发生影响。窒息自己的情感需要,放弃自己的愿望。他们的基本想法是:如果我向后退缩,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伤害我。在佛教中是一种主要的心理趋势并得到认可,而我见过一些皈依佛教的还在过正常生活的人,一边还在搞着婚外情甚至嫖妓,他们认同行善,只是没有办法对抗心中对妻子的敌意,对这个世界的敌意。
34、弗洛伊德的妻子名叫玛莎·贝尔奈斯(MarthaBernays),和他一样,也是犹太人。如果从订婚那年算起,她和弗洛伊德相伴57年,养育了6个孩子。 弗洛伊德的一生爱情如火,工作似柴。
35、对于女性患有神经质时,文化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它们会成为女性神经质受虐倾向的帮凶。
36、1914年,恒子在日本出生,她27岁开始自己的摄影之旅,凭着坚毅的信念和努力,她在摄影界谋得一席之地并赢得了同行的尊重。28岁结识了第一任丈夫走进了婚姻,因为两人工作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多久就离婚了。49岁时,电视机替代报纸,成了人们生活的主流,日本杂志社相继倒闭,她也失业了。她拿起画笔,设计衣裳,开了家服装店,生意也越做越红火。后来由于机械化生产兴起,52岁的她,再次创业,开始了鲜花设计。鲜花设计热消退,她又立刻转向首饰珠宝设计。
37、见过玛尔塔·贝尔奈斯之后,弗洛伊德知道他需要她,于是开始了热烈的追求。1882年6月17日,他们在才见面两个月之后就订婚了,两个人都感觉到这样做并不谨慎。贝尔奈斯小姐的寡母——强势又意见甚多,怀疑弗洛伊德是否合适,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玛尔塔家有社会声望,但没有钱,弗洛伊德家则两者皆无。弗洛伊德表现得很不错,但是看起来还会穷困好几年,目前也看不到立即可以得到好工作的可能,或者任何可以让他成名的科学发现,并且(此时更重要的)可以让他富有。他也无法指望他那自己都需要经济资助的年老父亲,弗洛伊德的自尊心,也不允许他一直依赖父辈朋友布洛伊尔的支持,即使有时后者会以借贷的名义直接给弗洛伊德金钱支援。他的情况看来无从选择,布吕克大声说出了弗洛伊德必然想过的状况:开私人诊疗所,这大概是唯一可以满足他和玛尔塔这样的中等家庭所需要的基本收入的途径。
38、弗洛伊德也认为焦虑是神经症的主要症状。弗洛伊德最初认为焦虑是由力比多的过度控制和不适当的释放引起的,精神上力比多的异常积蓄未被释放自动转换成焦虑。弗洛伊德提出的现实焦虑神经症就是认为由于性驱力能量因外部干扰没能得到适当释放所他认为神经衰弱是不卫生的性活动的结果,如手淫过度和梦遗,产生疲劳、萎靡、腹涨、便秘、头痛和消化不良。性交中断或得不到满足的性行为,使性兴奋得不到正当的发泄会造成焦虑状态,弗洛伊德把它们称作焦虑性神经症。直到1906年弗洛伊德仍然认为神经衰弱和焦虑性神经症是由性代谢紊乱而产生的躯体反应。为此他还把神经衰弱和焦虑性神经症合并,称为现实神经症,把癔症和强迫症称作精神神经症。到了1926年,弗洛伊德不再主张焦虑性神经症在实质上是生理内分泌紊乱了,而是认为焦虑的出现纯粹是心理机制的作用。内驱力得不到释放,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使自我无法控制,自我成了焦虑的发源地。
39、这就是将人看得很透的句子,人不能没有本能的愿望,如果没有本能愿望,那么就不如动物了,动物也知道生存,知道优胜劣汰,也知道弱肉强食。
40、尊重意味着能按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
41、有青少年时期的懵懵懂懂、年轻时的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中年时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老年时期的相互搀扶,相互依靠。
42、母爱依其真正的本性是无条件的。母亲爱这新生的婴儿只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而并非因为孩子实现了任何特定的条件,或是达到了任何特定的期望。
43、爱情可以成为人的精神支柱,让人拥有动力,但是不成熟、缺乏心智的仓促爱情却会给人造成“反向效果”。拿破仑曾说过:“不能让你发奋的爱,不如不爱。”这种不良的爱不仅不会成为动力,反而会成为阻碍,有的甚至会成为一副毒药,普希金(俄国文学之父)正是因为他糟糕的爱情而死在枪下的。
44、很多人都认同“既然追求快乐会带来痛苦,何苦还要追求快乐!”的想法,因为即便最愉快的经验,也难免夹杂着不满足感。这是因为任何快乐都是转瞬即逝的,让人有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退缩、漠然、回避主宰了我们的一切,欲望被压抑,我们的生命活力亦开始流失。而欲望不会因为我们假装它不存在而消失,正如弗洛伊德所说:“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弗洛伊德对欲望的理解:总是等待着永不会来到的东西。我们追逐的乃是自己永不可能真正拥有的东西。总是有什么不对劲,就连快乐也会让人失望。我们的执着让我们总是“缺少了些什么”,这是欲望的修持帮得上忙的地方。我们的文化中有个基本常识,那就是人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一如为身体健康负责。有趣的是,弗洛伊德并不是这样看。他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一个佛教已讲了两千多年的道理。他看出,想要治好我们与欲望的关系,第一步就是要先明白,欲望不是我们所有的。“我们不必为自己的意念负责。”他喜欢这样告诉病人,强调他们必须要改变对待欲望的情绪立场。
45、爱的存在只有一种证明:这种关系的深度、双方各自的生命和力量,我们藉此才可以辨别出是否爱着。
46、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的口误都是潜意识的真识的流露。当你瞧不起一个人的时候,这种轻视一定能够感觉得到,那他/她就会做出某些事情来自卫。
47、由于躯体、内分泌系统的迅猛发展,第二性征也日益明显。
48、第爱情是两性之间以情欲为基础的纯洁而高尚的情感。
49、禁欲对身体是有害的,严重者男女皆可出现神经症病状,如失眠、食欲不振、性格孤僻、易发“无名火”等,这是一种性抑郁的表现。
50、女人越是轻浮放荡,就越使男人爱得发狂。同这种女人相爱,往往使他们魂销骨酥,不能自拔。但一旦爱上之后,又要求她们对自己忠实。——弗洛伊德
51、霍妮提出了四种对抗焦虑的方式:爱、顺从、权力和退缩。
52、玛莎伸出一只手,爱抚地放到他的手上,就像一个忠贞的朋友。虽然当时周围吃喝嬉笑的人群分散了他的注意,但是他很快就领会了玛莎的感情。现在,他必须马上向他吐露一切,这将决定他终生的幸福。
53、弗洛伊德和玛尔塔的通信,也显示出他作为浪漫情人不寻常的一面,他是多情而可靠的,有时表现得冲动、需求紧急、扬扬得意、忧郁、唠叨、爱说闲话、自大,以及在某些少见的时刻表示出悔恨。他原先就是个风趣而精力充沛的写信好手,现在他更成为他从未尝试过的文体——情书的多产作家。勇敢地、未加考虑地展现他的坦白,从不吝惜表达对她的情绪,当然更多的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情感展现,他的信件中充满各种情境的对话以及对同事朋友坦率的描绘,如同他在信中把自己的情绪分析给玛尔塔听,他也分析她的信,对任何细节都加以注意,如同一个侦探——或者可以说精神分析家一样。有时是精巧的细节,有时是令人起疑的遗漏,对他来说都可能是未点明的疾病症状,或者她倾向其他男人的线索。但终究,虽然他的信件通常充满攻击性而缺乏甜言蜜语,它们代表的则是感情充沛的抒情时光。
54、可想现实中,我们大多数听到的,都是大家在大脑思考后的话,这样的话,大多数没有不经思考的话真。有人直来直去,性情豪爽,这样的人,往往就喜欢直言快语,不喜欢说假话。
55、因为,彼此都还未成年,身心包括思想都还不成熟,还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6、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
57、然而,对于他们笔下所描绘的心理状态,作家并没有兴趣去探究它们的起因与发展。如此一来,其结果必然是,当科学家面对几千年以来被艺术家在作品中描绘得引人入胜的同样材料(爱情)时,他们反而笨手笨脚,甚至其发现本身也令人觉得兴味索然。正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这些发现将向我们证实,我们对于人类爱情领域的研究完全经得起科学的考验,科学研究已经远远超越了人类心理活动的“快乐原则”(pleasureprinciple)。
58、爱情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也是许多人的力量源泉之一。
59、古时候的释梦者阿特米道鲁斯(Artemidorus)认为,梦的意义取决于做梦者为何人,这一点完全正确。受潜意识思想表述规则的制约,男性和女性由于性别上的差异,他们在潜意识中对拯救的理解也互不相同。对于男性来说,“拯救”就意味着让母亲生一个孩子;而对于女性来说,“拯救”则意味着要自己生一个孩子。如果我们将梦境或幻想当中出现的拯救的不同含义与水的概念联系起来的话,拯救的意义就会变得更加清晰。如果一位男性梦见自己从水中救起了一位女性,那就意味着他要让这个女人成为一位母亲,根据前文可知,这位母亲就是他自己的母亲。如果一位女性从水中救起了其他人(一个孩子),那么她就会把自己认作是孩子的母亲,正如摩西神话中法老的女儿一样(兰克,1909)。有时,在他们的拯救幻想当中也会对父亲展现自己的柔情爱意,此时,他们就会把父亲想象成自己的孩子,或者说,想有一个像自己父亲一样的孩子。
60、这一时期婴儿的主要活动为口腔的活动,快感来源为唇、口、吸吮、吃、吃手指,长牙后,快感来自咬牙、咬东西。
61、当你事业好了,顺了,可以了,你再去爱人,那么你就能做到弗洛伊德这句名言中所言的是个精神健康的人。
62、《爱的艺术》是200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下文是我整理的弗洛姆《爱的艺术》简介,希望能帮助到你。
63、自私的人,爱自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看起来是太关心自己了,但实际上他不过是枉费心机试图掩盖和补偿真正的自我关心的失败。自私的人没有能力爱其他的人,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爱他们自己。
64、以上便是选择恋爱对象的必要条件,下面将探讨对所爱对象的所作所为。
65、爱,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享受到的一种生活情趣,也不是与一个人达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
66、弗洛伊德也是人,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想告诫人类,都不过是受欲望和愿望支配的物种,跟动物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只不过人的愿望都高于动物罢了。
67、如果我们重新审视一番这类男性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就可以发现:这类男性所爱的女性必须是名花有主、生性放荡之人,他们对这样的女性会另眼相看,他们想有体验妒火中烧的需求,他们想对这样的女人忠贞不贰,但又长期与其他女性保持不正当的关系,并且他们还具有拯救女性的强烈愿望。
68、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69、根据自己从前的形象:我爱你,因为你好像那个我一样,贪玩、放纵、不羁
70、根据自己希望成为的形象:我爱你,因为我想成为你──那个魅力四射而又冷酷神秘的人
71、弗洛伊德最核心的焦虑是“阉割焦虑”,也是神经症患者的核心焦虑。动物恐怖症所感受到的焦虑是自我对阉割的焦虑;广场恐怖症中所感觉到的焦虑是对性诱惑的焦虑;惊厥表现是从自我的正常控制下撤出来的情感爆发;强迫症过分使用了排除俄狄浦斯情结的正常方法;儿童在童年期性经历中处于主动的角色,日后的症状则表现为癔症性的。
72、著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弗洛伊德的使命》一书中提到:
73、弗洛伊德以毕生精力,研究了未曾被人们关注的“潜意识”,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在医学、文学、哲学等方面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他和爱因斯坦、马克思一起被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
74、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与自己分离,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的独立与分离。
75、弗洛伊德也是人,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想告诫人类,都不过是受欲望和愿望支配的物种,跟动物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只不过人的愿望都高于动物罢了。
76、人是一个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弗洛伊德
77、在所有的“择偶条件”当中,第一条最为特殊:一旦在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了这一点,那也就意味着在他的身上同时还可发现该类型的其他特点。我们将这个条件称为“受伤的第三者”,即这类男性在选择对象的时候,绝不会对那些未婚的或是离异独居的单身女性感兴趣,而仅对那些已婚的、订了婚的或是已经有了男朋友的女性着迷。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果一位女士并没有与哪位男士缔结所属关系,就会受到这类男性的忽视,甚至还会遭到嫌弃;而一旦这位女士名花有主了,她就会立即成为被热烈追求的对象。
78、闪闪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看起来像性欲的东西也不一定是性欲,实际上与性欲毫无关系,而不过是表现了对安全感的需要。性冷淡也不再被认为是女性的正常状态,而是普遍被认为是一种不足和缺憾。
79、对这种类型的人而言,爱情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可称之为特别:这一条件一俟出现,该类型的其他特征便可发现。我们可将这一条件叫做必须有“受伤害的第三者”,即这种男人绝不选择“无主”的女人为爱情对象,如未婚女子或未嫁的定过婚的女子,而只选择被其他男人占有的女人——有丈夫、未婚夫或男友的。在有些时候,由于这一条件变得如此强烈,以致这种无主的女人会被忽视,甚至拒绝,而一旦她与某个男人有了上述关系,这种男人即刻对她产生爱的情感。
80、由于接受了性启蒙,男孩子还了解到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女人,她们靠与人性交来谋生,也因此遭人唾弃。男孩子对此当然是无所谓的,而一旦知道他们也可以在这些女人的帮助下享受性爱的欢愉,过上只有成年人才被许可的性生活时,他们的内心恐怕是既渴望又恐惧的。此后,他们发现自己的父母并不是什么例外,他们和其他夫妻一样过着令人作呕的性生活。他们也会很讽刺地告诉自己,自己的母亲与妓女之间其实也没有太大区别,毕竟她们做的都是同样的事。他们所接受的性启蒙信息实际上还唤醒了他们对幼儿时期的印象和愿望的记忆,这些记忆能够激活他们的某种特定的心理冲动。
81、玛尔塔比弗洛伊德小五岁,身边不乏追求者,弗洛伊德对她极为倾倒,他以自己都颇感惊讶的强烈态度向贝尔奈斯小姐大献殷勤。糟糕的是,在他们感到挫败的订婚期间,她仍然和母亲住在汉堡附近的万茨贝克,弗洛伊德穷到没办法常常去看她。琼斯曾经计算过,这对情侣从他们初次见面至结婚之间的四年半,有三次长时间的分离,但他们几乎天天写信给对方。19世纪90年代中期,在结婚十年之后,弗洛伊德惋惜地说,他的太太经常出现词穷的状况。最糟糕的状况是宗教上的冲突:玛尔塔生长在一个严格规范的正宗犹太家庭里,而弗洛伊德不止是个无动于衷的不信教者,更是一个有原则的无神论者,他希望把自己的新娘从这些迷信的无稽之谈里拯救出来。他总是用他不断重复、不妥协甚至跋扈的语气,要她放弃那些她目前为止没有仔细思量过的信仰。
82、男人要记住,工作永远放在第一位,也只有工作好了,事业顺利了,你才有能力去爱人。这个社会是现实的,你工作不好,事业不顺,就不要想着去爱人,先去爱自己。